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文体 > 正文

《考亭志》海外“回归”

2016-04-18 16:37:46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考亭志》书

从日本内阁文库影印的《考亭志》在建阳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以下简称方志委)的努力下,历时一年多的论证、整理,于近日付梓面世。

建阳区委书记袁仁旺、区长杨新强亲自作序。区方志委主任余庆明说,这部“新旧志”,自启动之日起就备受各界、尤其是朱子文化爱好者的关注。那么,为何整理重刊《考亭志》?它的重刊将给建阳带来什么?

初衷:传承文化 借古观今

明清闽北教育事业在宋元的基础上持续发展,各府县均有府、县学,书院和社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中,有的以个人之力潜心著述,编撰了各种专志,其中朱世泽的《考亭志》,就以其独特的朱子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倍受关注。

在谈到整理重刊《考亭志》的初衷时,余庆明说:“历代旧方志是中华民族宝贵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历史久远等因素,抢救和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既是促进文化传承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考亭志》是建阳作为朱子故里的历史见证,整理重刊是大势所趋。” 建阳于2013年底至2014年初对整理《考亭志》进行论证并搜集了相关资料,2014至2015年开始,方志委集中十余位省内外专家开始整理工作,2015年进行初步校对和刊印。

据了解,之所以在历代旧方志中选择《考亭志》,是因为它在建州府明清诸志中属上品。该志由朱熹十三世孙、明朱世泽修纂,考亭书院刊刻,是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刻本,是盛世修志、志载盛世的代表。它载述了从朱熹时代至明万历年间,考亭书院及考亭学派约四百年的发展衍变。志分“沧州形胜”、“道学赞扬”、“考亭日抄”、“朱子手泽”、“及门造士”、“历朝诰谥”、“隆儒缛典”、“名公翰墨”、“飨堂奠章”、“谒祠题咏”十卷两册,均为有关朱熹与考亭书院的第一手资料。

该志既是明万历前考亭书院沧桑变迁的缩影,也展示了考亭村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蕴,因而有着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整理:最大限度对历史负责

《考亭志》存世极少,已知国内今藏于南京图书馆(藏本),海外则存于日本内阁文库(善本),十分珍稀的古籍。

建阳方志委经多方调研沟通协调,在九仙传媒张骏俊先生的多方协助下,请浙江大学的慈波教授远赴东瀛,前往日本内阁文库接洽影印事宜,并将万历考亭志影印携归。但由于年代久远,《考亭志》原件虫蛀严重,图片、文字残缺不全,甚至出现了连续缺页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保护文化遗产,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就显得尤其重要,建阳专门派人到南京图书馆,根据缺页情况进行反复比对,以原著原大仿真影印的方式出版,力求最大限度对历史负责。”建阳区副区长刘寒说。

起初,方志委聘请了省方志委和省内外专家学者,对抄本进行核对,仅此一项就花了两个多月时间。

在整理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是“补遗”。由于该版本有些图片、文字残缺不全,甚至有多处连续缺页,其中有一个章节完全缺失,这让方志办负责此项目的执行主编余庆明感到任务艰巨。

“你看,这一卷里面一下子缺了好几页,考亭图也有多处模糊不清,我一下子头就大了……”余庆明翻出底本复印本中的几卷拿给笔者看。据说在录入中,要求大家对缺失不清的地方用方框表示,结果出现了6000多字的方框。

方志委先是进行参考和对照,然后进行更明确标点和补遗,之后,方志委又专程组织一班人马到南京图书馆,找到相关刻本,进行拍照、复印和校对,最后由省、市专家进行了反复论证。同时经多方搜集,寻觅与《考亭志》相关的旧志古籍,以及其他正史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考证。

为了把好质量关,省市专家从不轻易放过一个字,有时候为一个字要反复考证几个小时,查阅很多相关古籍,可谓“众里寻它千百度”。这种文字工作最是耗时费力……

用方志委工作人员的话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争取最大限度对历史负责。

影响:“功在当代,利在后世”

目前,经过省市两级把关,历经四易其稿的《考亭志》终于在2015年元月,完成了《考亭志》的修复整理工作,2016年正式面世。

据了解,此次的《考亭志》投资25万元,历经波折,将影印本从海外隽归。重刊后,为线装仿古书(每套4本),保留古籍原貌,采取原大原样原字体,宣纸内页,青绢封面,凝重古朴,适合特殊群体的需求,也是馈送国内外友人,以及图书馆和方志馆收藏的珍品。

据调查,《考亭志》虽尚未面世,已让很多人充满了期待。他们认为此次整理重刊,是一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的好事,可以让建阳人民更加了解家乡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也能成为外地人了解建阳的一个窗口。

方志委负责人认为,《考亭志》的海外归来,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研究朱子理学,乃至扩大朱子学研究提供了一份方便而珍贵的原始文献资料,具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建阳位于武夷山南麓,别称“大潭”、“潭阳”。东汉建安十年(205)即已立县,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1800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无数的文人雅士,尤其是两宋以来,名家迭起,大儒辈出,从“程门立雪”的游酢,到以朱熹为首的“潭阳七贤”,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一直影响到今天。如今,建阳依旧书香飘溢,爱书、读书、著书、出版,已蔚为建阳的一大文化景观。建阳,这个文化乡邦还有许多文化精品未被发现,还有许多有关建阳的有价值的古典文献有等挖掘。(王柳珍)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