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古建阳(152) 刘 建黄三八郎《韩非子》
2016-03-08 09:19:01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宋乾道元年(1165年)黄三八郎书铺刊刻了 《韩非子》20卷,虽然这一宋刻本今不见存本,但现存明清时期重刊、覆刻的《韩非子》,皆依据黄三八郎书铺刊刻为祖本。黄三八郎书铺为传承《韩非子》这部书立下汗马之功。 韩非(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战国时期政论家、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老子《道德经》加以论注的思想著作,所以司马迁《史记》把韩非与老子放在一篇之中,作《老子韩非列传》,足见司马迁对韩非的重视。 《韩非子》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评曰:"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 《韩非子》一书中,含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智子疑邻》《郑人买履》等。这些寓言故事,蕴含深隽的哲理,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韩非子》书中有许多名句,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胜而不骄,败而不怨","欲速则不达","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等等。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