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宋慈》之二十一 出知广州
2016-01-04 15:17:11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64岁的宋慈升为焕章阁直学士,出任广州知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地方军事长官)。朝廷对宋慈如此差遣,可以说是委以重任。 在宋代, 广州作为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国家海外贸易中心,国家既要在此安定抚慰少数民族,保证南部边疆的稳定;又要招揽外商,保证市舶收入。因此,朝廷对广州知州与广东经略安抚使的选任是极其慎重的,通常都是皇帝和执政大臣反复商议的结果。能出任广州知州与广东经略安抚使的官员,必须具备文武兼备、知人善任、廉洁等优点。而宋慈,无疑是上佳人选。 宋慈不仅文武兼备,而且十分爱惜人才,即使是后生晚辈,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予以提拔或推荐。他到广州就任时,在迎接他的官员中有人低声说:“真是见面不如闻名,此人看上去就像一糟老头!”宋慈装作没听见,从那人面前走过。宋慈的随从非常愤怒,要查问那人的官位和姓名,被他制止,不让追查。不久,宋慈提拔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官吏,其中就有那说怪话的人。当有人告诉宋慈此人是谁时,宋慈仍坚持对他的任命,理由是他执法谨慎、严格。此项任命一经公开,大家无不称赞宋慈有雅量。 在二十多年的仕途生涯中,宋慈始终清廉为官。他虽然享有厚禄,可家中没有金银首饰,马棚里没有高头骏马,一生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对此,不少同僚不以为然。有一同僚好意劝他:“您身为朝廷命官,德高望重,可听说您在家里不准夫人穿丝绸衣服,自己也不注重服饰,这岂不显得太寒酸了吗?况且,您这样做也有损于朝廷的体面,人家会说朝廷命官过的是一种什么日子。您为何不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呢?” 宋慈听后淡然一笑,说:“廉是为官根本,而能够养廉的只有俭。不瞒您说,我也想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百姓,还有许多人吃不饱、穿不暖。看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百姓们都这样了,如果我还去妆扮妻子,精养良马,这哪里还有做官的良心呢?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荣光,是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骏马来评定的。既然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 宋慈的这一番话,说得那人满脸羞愧,从此对宋慈更加敬重。 宋慈生活中别无嗜好,只爱收藏一些书籍字画。有一次,一个属下将家藏的苏东坡《黄州寒食帖》送到了宋慈府上,投其所好。可宋慈谢绝说:“你以此帖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收下此帖,那我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还不如我们各有其宝。” 那属下听了,十分惭愧。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