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烟落日 角声四起
2015-12-09 17:27:43 来源: 责任编辑:建阳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悠悠万事,上不可逆天意,下不可违民意。 自元世祖忽必烈至文宗天历的七十年间,元廷赋税不断增加,对建阳地方关系重大的是茶课增240余倍,百姓不堪负担,民怨沸腾。元朝廷常派官员四方巡游,每到一地,聚敛无厌,刮地以去,为此,《县志》留下一则幸灾乐祸的轶事: 元末,有一朝廷要员坐轿前来建阳收税,行经水南宝塔山临溪小道时,轿身触于石壁,差一点连人带轿摔下悬崖。 元朝各地人民抗元斗争此起彼伏,官逼民反的事时有发生。 全国抗元的熊熊大火,也蔓延到建阳,点燃本邑抗元大火的是江西一支农民起义军。他们越分水岭攻陷建阳城,得到建阳父老的拥护。不久,建宁路总管府事彭廷坚收复建阳,然而抗元烈火并没有被扑灭,留下了随时可能复燃的火种。 至正十七年(1357),建阳三衢里(令崇雒右巨一带)詹提举、徐宗等人商议,与其坐而待毙,不如早举义旗,拼个鱼死网破。遂重新聚众起义,共约五千余人,与元军周旋于崇山峻岭之中。 遗憾的是建阳农民义军孤军作战,势单力薄,不久被元信武将军李明所镇压。数千农民军成了刀下冤鬼。 再后朱元璋打出“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的旗号,宣称“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得到普天下汉人的支持和拥护,逐渐成为势力最强的首领。1368年,朱元璋称帝,改国号“大明”,为元朝百年历史划上了句号。 顺天者兴,逆天者败。元朝历史的大幕默默地落下了。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