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城:迈入新常态 焕发新活力
2015-11-09 17:13:53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溪源村油菜花开引客来。(张正松 摄) 潭城街道是南平市建阳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地理位置中心,管辖8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居委会。2015年1-8月潭城街道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43万元,比增1.8%;规模工业总产值11.78亿元,比增8.2%;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39亿元,比增4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4万元,比增11.3%;农民人均纯收入5569元,比增10.1%,实现了我街道经济、社会和民生效益的稳步攀升。 溪源村农家屋。(杨建凤 摄) 一、全力服务招商引资 加强项目策划储备。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业重点项目。2015年,全街道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5家。1-6月新增储备项目5个;新引进国内投资合作项目8个,总投资8.3亿元,其中2000万的工业旅游技改项目2个。引进西方财富酒店(全球最大酒店连锁机构之一),项目总投5000万元,建筑面积15890平方米,拥有客房160间,按四星级酒店标准装修设计。 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以服务企业为工作重心,脚踏实地做好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2015年街道项目办协助辖区企业新建、扩建项目立项备案3家,申报2015年省重点项目3家(朱子旅游度假区、武夷物流园、西区生态城基础设施建设),南平市重点项目6家(建发城市综合体、玉山实业新型建筑材料、武夷农机商贸城、蜡笔小新九龙湾大酒店、冠业大酒店、严墩驾校)。同时,全力配合区委、区政府做好青松化工产业园、武夷物流园、考亭旅游第二通道等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稳步推进。 考亭大棚草莓效益高。(张正松 摄 ) 二、重点推进征迁项目 全力做好征地拆迁。潭城街道始终把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作为街道的重点中心工作,凝聚合力积极作为,层层分解全力推进,保证了重点项目顺利进行。 2014年至今,完成青松化工一、二、三期征地;近3000亩的青松化工产业园征迁任务,目前已完成678亩耕地、1150亩集体山地的征迁工作,林木砍伐手续办理基本完成,准备山地清表;完成严墩物流园一期700亩的征地,二期1300多亩的征地,已完成黄墩村1000多亩,严墩村300亩的征迁工作正在进行;考亭旅游开发项目,已完成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区一期征地218亩,目前正在进行退地和迁坟工作;考亭第二通道的征迁基本完成,已开始施工作业;5公里考亭环湖栈道,桥南段已完成80%征迁任务,考亭段完成50%;协助完成了建盏文化园70亩的征迁工作。完成玉山实业工业园440亩、回瑶吕慕祥广场、五福桥及西区生态城扫尾的征迁工作。同时,积极协调做好东入城口改造、南入城口改造、黄花山路改造的相关征地拆迁工作,为推进我区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打好基垫好砖。 保持打击“两违”高压态势。加强日常巡查管控,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2015年上半年,潭城街道“两违办”巡查制止“两违”行为13余起,并配合区“两违”整治组打击10次,打击两违59110平方米,占全年任务的96%,有效遏制“两违”势头,实现“零增长”目标。 现代化的育秧工厂(张正松 摄) 三、有序建设美丽潭城 建设美丽乡村。重点推进考亭村、溪源村、严墩上陈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通过引进旅游公司,将美丽乡村与旅游景区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村企共建的新局面。2014年,溪源村被评定为南平市首批五星级美丽乡村,考亭村被评定为四星级美丽乡村并通过了3A级旅游景区验收工作。严墩上陈村作为2015年省级四星级美丽乡村试点村。已完成大门牌坊、停车场、松树林鹅卵石步道1280m(休闲亭3座)、村道两侧花圃、530㎡老年活动广场、路面改造污水排放工程、59盏路灯及房前屋后排水沟改造。园林绿化工程及水榭廊亭还在建设中,松树林(鱼塘)观赏台正在规划中。目前黄墩村已申报2016年美丽乡村示范村。 开展“万人保洁”。 2015年按时完成保洁费收缴186407元。将溪源村、周墩村作为试点村,通过街道、村委会、村民片区形成三级网络,聘请村里的老干部为网格长,全面实施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全街道实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并建立长效卫生保洁机制。2015年潭城街道在共建美丽建阳上半年评比中排名全市第一。 创建宜居社区。2015年安排南阳、黄花山、中南、西门四个社区为示范点,计划明年在其余7个社区全面推广。按照“建设完善的基础公共设施、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环境、提升社区自治管理水平”三大标准进行创建,并每月进行考评,督促整改,不断提高创建水平。 美丽乡村严墩上陈村休闲亭。(王柳珍 邓忠卫 摄) 四、保障实施民生工程 发展现代农业。潭城街道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街道鼓励扶持考亭葡萄专业合作社、广丰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溪源为民果蔬专业合作社、严墩荸荠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为龙头,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规模化种植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溪源村以为民果蔬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由村集体向农户流转土地100亩,投入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建立标准化果蔬大棚,发展特色农产品“网纹甜瓜”,亩产值可达2.5万元。通过大棚出租村财每年可增收10万元。推广标准化种植,二季水稻、秋冬蔬菜套种,亩均效益可达5000多元。同时,继续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品”工程。考亭葡萄、严墩荸荠、甘蔗、城关蔬菜、回瑶食用菌、建阳桔柚等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迅速,效益逐渐凸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 落实惠农政策。2015年街道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达50965亩;粮食总面积达25333亩;蔬菜总面积达16214亩,比增3.2 %。全街道烟农 户,烟叶种植面积1116亩,收购总额557.69万元,创财税达123万元。以“一 卡(折)通”形式分别向农户兑现农资综合补贴2.2万亩128万元,良种补贴2.06万亩30.9万元,粮食直补81万元。 回瑶村食用菌种植渐成规模(张正松 摄) 五、持续深化便民服务 “三项落实”强服务。潭城街道在各村居开展“三项落实”服务群众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规范提升村“两委”干部坐班制。街道在城关、桥南、考亭、严墩四个村推行半天工作日制度的同时,尝试创新,关口前移,突出重心下移,出台制度明确了其他四个村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要求坐班干部建立群众工作台账,准确反映群众诉求,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研究解决,确保村部门有人开、事有人办。同时村干部坐班情况纳入村居及干部个人业绩考核范畴。自去年9月份实行村干部挂牌坐班制度以来,全街道坐班村干部接待群众来访1560多人次,直接回复、服务1340多件次,村级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40多件次,报街道办事处解决90多件,办结率达100%,实现服务群众的“零距离”和“高效率”模式。 村干部实行半天坐班制 网格化管理促和谐。2015年以来,潭城街道继续巩固社会治安重点整治成果,以此为契机,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农村社会治理“1+3”机制,将突出治安稳定问题作为网格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力求做到“治理一个,稳定一方,带动一片”。利用各级网格长的优势对各类矛盾纠纷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对各类重点人员纳入数据库,并做好管控措施。今年及时发现并协助区里妥善化解了失独家庭及退伍军人的特大群体性上访事件,促进辖区治安秩序的全面好转和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提升,为辖区群众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下派书记了解葡萄收成情况 全程代理解民忧。潭城街道11个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拓展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共设党务政务代理十五项,内容涉及土地、计生、村建、土地、民政、林业、治安、社保、组织、企业等方方面面。便民服务网点遍布潭城大街小巷,为居民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2015年,潭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狠抓制度落实,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联合办理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优良的政府服务环境,进一步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1-9月,街道村居共代理办结事项19093件,办结率100%。 潭城街道紧抓高铁时代和新区发展的强大历史机遇,在新的常态下,抢抓机遇奋力实干,夯实基础,全面推进快速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示出勃勃生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