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大潭乡贤》
2015-11-02 15:40:21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由海峡书局正式出版的《建阳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已于日前陆续发行,其中之一的《大潭乡贤》为中国作协会员,建阳文化名人羽公刘建君所着。日前,喜获作者亲自签名的珍藏本,彻夜披览通读,感觉此书作者有选择地重点介绍的近80名大潭乡贤比之作者20年前所着的《大潭书》更为完整,翔实,精道。譬如介绍宋代瑞拱元年三试科考而获得状元的叶齐,作者在该书中详细解读了叶齐缘何三试中第的经过是宋太宗“犹恐遗才”的决定重试的结果。还进一步厘清了“叶公好龙”并不是指叶齐这位状元公的史实。也因为此,改变了建阳历史状元原先只有明代状元丁显一人的说法。又如介绍“岳麓巨子”游九言,在《大潭书》介绍默斋先生游九言一文里没提到其与岳麓书院的关系,在《大潭乡贤》名儒部分里介绍游九言一文中增加了他与朱熹齐名的宋代大儒张栻师生关系的内容,让读者更加了解“七贤过化之乡”之一的游九言早在十岁时就敢于文斥奸相秦桧的正义之举。再如中国禅宗史上最有名气的马祖道一是佛教南宗创始人慧能禅师的二传高徒。他平生所建第一所寺院乃是建阳莒口佛迹岭的“圣迹寺”妈祖道一声名显赫,相传皈依其门下弟子达千人以上。此人在《大潭乡贤》里详细介绍了他在莒口圣迹寺留下的行状,较之《大潭书》里仅用百余字介绍他的事迹丰富了许多。凡此种种,不一类举。 作家刘建出生于建阳,自号羽公,20年前,他利用在政协文史委编撰文史资料之便,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少亲人在温馨的家里尽享天伦之乐之时,刘建却每天独隅在他那间政协三楼的办公室里忘我笔耕,寒暑不分。刘建在《大潭书》中,将建阳四千年历史的每一重大事件和有影响人物作一番客观公正的审视和判断,他先后借助、引用、参考、浏览了大约200多种古籍书目,从中博采众长,去伪存真。他通过披览大量的史书资料,将四千年建阳历史文化编写成50万余字的《大潭书》。其间,要耗费多大的精力啊!这部被誉为“中国一个县的历史”书籍出版后,让读者从一个小邑的历史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悲壮与辉煌。省作协特地来函索购,并称之《大潭书》是“史籍大观中的一枝奇葩”,因而,它获得1995年度第二届省闽文化研究优秀成果奖。 为弘扬、传承建阳历史文化,扩大闽北经济、文化新的增长极——武夷新区的知名度,2014年,当地政府决定出版《建阳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年已七十的羽公刘建再次欣然受命撰写《大潭乡贤》,此举,再次看出作者能为家乡出力的殷殷之情。 作者之所以选择撰写大潭乡贤,大潭即指建阳潭城的别称。他认为:除了朱熹在考亭创立“后孔子文化”外,建阳一方土地名人荟萃、人杰地灵乃全国罕见。自元代以来700多年间影响国人的“四书五经”,九部经典竟有七部在建阳注释并编印成书,“闽学鼻祖”游酢、“法医鼻祖”宋慈、“七贤过化之乡”、被誉为“宋代三大雕版印刷中心”并号称“图书之府”的“建本”文化、宋代八大名窑之一并被誉为“瓷坛名珠”的“建窑建盏”等等。据载:仅建阳收录《中国名人录》就多达72人。刘建先生从众多国史、省志、州志、县志,文史里查出青史留名的就有300余人。此次着书,作者基于通过弘扬乡贤事迹,宣传正能量,从中精心筛选出80名品行高尚、爱国正直、博学多才的贤能善人、名士精英。全书按名儒、名宦、名将、名士、名门、义行、艺苑、高僧、隐士、流寓十个部分组成。这些乡贤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羽公刘建再次奉献自己的心智,出色撰写《大潭乡贤》,无疑为先前撰写的《大潭书》进一步添了光增了彩。 □李加林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