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文体 > 正文

话说古建阳(140) 郑世豪 宗文堂

2015-09-30 12:37:01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杨珠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郑世豪,号云竹。他是郑氏宗文堂中刻书最多的着名刻书家。从万历十六年至三十一年(1588-- 1603)以“闽建书林郑世豪”、“郑世豪宗文书堂”、“郑云竹宗文书舍”等名号刻书20多 种。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郑世豪宗文堂刊刻《曹子建集》10卷。曹子建即曹植,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与父亲曹操、兄长曹丕并称“三曹”。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赞叹。曹植一生未涉及军政,民间流传极广是“七步成诗”的典故。曹丕欲治弟罪。曹植出口成章:“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七步诗”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兄弟相和,莫自相推残的用语。

郑世豪出生刻书世家,刻书历史可上朔元朝。郑氏宗文堂元代主人郑天泽,子孙世守其业,自元至明,经营280多年。元至顺元年(1330年),郑氏宗文堂刊刻唐欧阳询撰编的《艺文类聚》,计100卷。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中国楷书四大家,简称“欧颜柳赵”。欧阳询的楷书字体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明嘉靖郑世豪宗文堂刊《临川王先生荆公集》100 卷,荆公是宋王安石尊称,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执政时,王安石任宰相,曾发动“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着名的变法改革。

刻书是一项神圣的事业。特别辛苦,相当艰难;却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所得利润仅能维持生计,养家糊口,但发不了大财。虽然建阳有许多书肆,经营了几百年,却不见有因刻书而成富商巨贾的。郑世豪宗文堂只是其中之一。

刘 建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