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古建阳(139) 刘建 建本《老子道德经》
2015-09-22 17:16:37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明弘治十八年建阳书林魏氏仁实书堂,刊刻《老子道德经》。建本对《道德经》情有独钟,早在宋朝,建阳书肆多次刊刻老子《道德经》,主要版本有:宋建安虞氏家塾刻本《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2卷;宋麻沙刘通判仰高堂刻本《音注老子道德经》4卷等。 《道德经》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春秋末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后来都相继衰落,只有儒、道两家学说得以广泛流传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儒道互补,殊途同归,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国人的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朝代交替,新朝新立,统治者为了安定社会,大多都选择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休养生息的治国政策。 “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就像煎小鱼那样。老子用这句极形象的比喻,阐述他的治国方略。此话不仅对历朝产生了影响,还被西方的政治家所借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就引用了这句名言。 《道德经》中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意为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即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 《道德经》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讲盛衰祸福的演化,告诉人们“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祸福相依,居安要思危。 还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老子看来,水,平静而和缓缓地从深山流出,润物无声,善利万物。但水也能无坚不摧,使巨石危岸崩塌,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 老子道德经,全球称经典。老子的影响力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日深,受到全世界学者的尊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着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