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垂万世名
2015-09-17 15:47:02 来源: 责任编辑:李建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朱熹在考亭逝世后,当时一些名人对其评价甚高。爱国词人辛弃疾闻朱熹逝世噩耗,正在读《庄子》,遂以《感皇恩》为调,填词一首以悼念晦翁。接着还写悼文哭祭之,文中有句云: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爱国诗人陆游哭悼曰: 有捐百身,起九源之心; 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 世上有两种人饮恨而终。一种是家财万贯却未能受用;另一种是饱学经纶,却始终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朱熹属于后一种人。他的一生尽管屡屡受挫,却泰然处之,依然孜孜不倦地讲学著书。 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晚号晦翁,都离不开个“晦”字。他这一生也够”晦”气的。幼年丧父,中午丧妻,老年丧子,这些人生伤心事都让他遇上了。在政治上又屡遭打击,仕途坎坷,断断续续做了九年地位低微的小官,而立朝仅四十天。晚年因得罪权贵,被打成“伪学魁首”,穷途末路,终老建阳考亭之沧洲。 他一生又够辉煌的。尽管屡遭打击排斥,依然故我,不改初衷,讲学著述,泰然处之,显示出君子坦荡、大丈夫无畏的浩然之气。他以孔孟儒家伦理学为核心,糅合佛道及诸子之说,把自然、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统统融入其理学体系,洋洋洒洒,为后留下70余部凡460多卷著作,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博得了后人的称赞和景仰,可谓垂万世名。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