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逆境 发奋著书
2015-09-17 15:45:00 来源: 责任编辑:李建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朱熹并没有因“伪学”的打击而消沉。他所说的“永弃人间事”指的是离开尔虞我诈的官场,不再计较世人对其不公正的态度,专 心致志地研究理学,著书立说。据朱子著作完成年月和参考有关资 料,朱熹在考亭完成的著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楚辞集注》八卷,完成于庆元二年(1196年),是时朱熹67岁。 《楚辞》原为汉刘向所审定,后汉王逸为之注疏朱熹依据王逸注本,进行合理删增,屈原的全部作品和后世受屈原影响的许多好作品都收入其中。如贾谊的《鹏鸟赋》,杨雄的《反离骚》等。后世学者评价这是《楚辞》中最完备的本子。王逸注释多牵强附会.未脱汉懦注经之习气。朱熹在注本中一指出其错误与附会之处,详加评论。数年之后,朱熹年过古稀,对《楚辞集注》再次进行整理,著《楚辞后语》六卷、《楚辞辨证》二卷,由此也可见朱熹对学问的认真的态度。 《仪札经传通解》三十七卷,完成于庆元二年。 庆元三年,朱熹完成三部力作,分别是《参同契考异》一卷、《琴说》一卷、《韩文考异》十卷。 庆元五年,完成《书集传》部分草稿。不久朱熹眼睛视力越来越差,未完成部分只能口授,由蔡沉补记而成。这是朱熹一生所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与疾病作顽强斗争所取得的结晶。朱熹打破前人旧说,探求《诗经》本意.为世人留下一个简明、通俗、信实的《诗经》读本。是后世学者研究《诗经》的重要参考书。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