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定居考亭
2015-09-17 11:58:18 来源: 责任编辑:李建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年过花甲的朱熹在漳州任上接到长子朱塾病逝的噩耗后,决计告老还乡。 然而,故乡在那里? 婺源是朱熹祖籍,尤溪是朱熹出生地,建瓯是朱熹幼年寓居 地,使他眷恋不舍的还是建阳考亭。考亭是束熹父亲生前欲卜居之地,为了却先父的意愿,朱熹选择了考亭。 朱熹定居考亭后,朱熹的崇拜者不断前来求教。朱熹于是在住宅之东另建新屋,屋前屋后,竹林苍翠,清幽闲旷,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朱熹取名为“竹林精舍”。朱熹特撰对联.贴于竹林精舍门左右,以表示自己谦虚的胸怀; 道迷前叠统 朋误远方来 不久,朱熹将竹林精舍更名为沧洲精舍。沧洲精舍有严格的学规,朱熹将其手制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亦用于此,并书《沧洲精舍谕学者》,谆谆教导四方学子。朱熹沧洲精舍,在当时世人眼里,是一所高等学府,学子均以到过考亭,亲身受过朱熹的教化为荣。 是时有许多知名学者远遭而来求学于朱熹门下,如江州德安王阮、江西余干赵祟度。最使朱熹感到自豪的是一些“陆门弟子”也前来师事于他。陆九渊1193年去世,包约、包扬、包逊兄弟“领生徒十四人”来考亭,“执弟子礼”(《宋元学案》)。到考亭向朱熹请教的还有江西永修人李燔。李燔回去后任庐山自鹿洞书院堂长,成为宣扬朱熹理学的中坚骨干。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