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美的姿态
2015-09-01 09:12:48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暑假已过,在宁静的灯光下,整理着自己阅读的书籍,觉得阅读,是最美的姿态。 最喜欢福州三坊七巷的"时光书吧",两年中去了三次。第四次去光顾的时候,那已经成了一家拍卖行。我定定的站了许久,想念那曾经的一屋子的书,想念那书屋里悠闲的不冷漠也不热情的四个年轻人--两个帅气清瘦的男孩和两个扎着扎染头巾的清纯女孩。 读书,是最宁静最朴素的生活。读书的日子,就是安静如水的日子。喜欢在假期的时候行走,在行走间也读书。住在宾馆里,一杯清茶一本书,床铺是白色的、被子是白色的、电视是黑色的、椅子是黑色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本书作伴,素面素心,就是人生至高之境。 读《丰子恺文集》明白了:"文学可以自由,自由地高歌人生的悲欢,以遣除实际生活的苦闷。"仔细一想,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高歌人生悲欢者,心里有一股精神。先生说的是艺术上的自由,其实扩充到人心,也一样。读敏君的《许是人间多情恼》,仿佛是与纳兰蓦然相逢,明白了"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纳兰写给沈婉的诗句。岁月似乎不太眷顾纳兰,从遇见沈婉到纳兰离世,岁月不多。 读书,是和书的作者对话,和书中的人物对话。那么,书中有许多人生况味,谁若是读懂了,谁就是谁的知音。因此,我会经常觉得自己生活在很早的魏晋,抑或是唐宋,抑或是明清。这样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可以飞。 忽然想起三毛的话来了: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没有悲伤地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这读书读得多的女子啊,一生总是那么梦幻和浪漫。 鲁迅先生说,年轻的时候读不懂向子期《思旧赋》,然而,他后来懂了。书,很多书是要有阅历才能读懂的。 康德说:美就是对功利的删除。功利的东西占据心灵太多,是不能读书的。因此,真正的救赎自己的心灵,靠的是静下心来读书。读书,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获得心灵的安宁。读书,不带功利的读书,读一些"无用之书"。它或许不那么立竿见影,它或许对你的职务升迁、职称评聘没有关系,但是,它可以滋养内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养心"。 喜欢民国时期的一些大师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名师。《中国文脉》中说:"名师们看破了一切英雄业绩,只求自由解放率真任性。"所以,在作品中表露出来的往往是智慧和真诚。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多读《孔子传》《曾国藩传》《乔布什传》……这些传记记录的都是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人物。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书应多读,因为作者都是学贯中西的人物。他们既有西方人的人文情怀,又有东方人的经典智慧。有一本书,书名叫《民国教授》,很好,可读。民国教授是一批很有风采,很有个性的人物。你会喜欢。 西哲迪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读,故我也在。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读《论语》明白了,老夫子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是迷人的生命情调--至善、醇厚、悠游、快乐,而且健康。 于是,也经常憧憬自己老的时候。老了的时候,"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白天,朗朗丽日,云淡风轻,山野走走,一路鸟鸣。偶尔,有花瓣落上衣襟。夕阳下,炊烟起。晚上,守盏灯,听蛙鸣。倦了,手捧一书,看看。再倦了,就听一支曲。 时间就这样悠悠的过去了,甚好!(陈芩)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