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
2015-08-19 09:58:16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称鬼节。在乡村此节相当隆重。=] 建阳农家,住居一般都是大门进去是下廊,两边各一间房,中间是天井,上一两级台阶,两排各三五间房,中间一大厅。大厅间有照壁、供桌、神龛,家祭就在这里进行。大厅照壁摆放的供桌,正中是神龛,里面供奉着祖宗牌位,左右对称地安放着蜡台,中间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香炉。大厅的后面叫后阁,也有人叫后堂,是厨房所在地。气派人家还有两进两厅,或三进三厅的。 每年的七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在大厅里举行隆重肃穆的家祭仪式,一丝儿马虎不得。据说农历七月头半个月地狱的大门会打开,有主的就会回家。在乡村,从前请祖宗是从初一开始,现在一般人家从初十请出祖宗牌位。讲究的人,还要拿上香、纸到村口去把祖先接回家。 祭祀的仪式是这样的,先在供桌上点亮油灯或蜡烛,然后上香,香点燃后拿到大门,对天拜三拜。在大门两边各插上一支香,转身到供桌上拜三拜,插上一支香,最后一炷香是点给灶神的,再折转回到供桌前烧黄纸、白纸。 "七月半"供桌上的糕点、水果、菜肴之丰盛,总让人念念不忘,其中糕点有糕点店里买的五子粿和自己家用糯米做的龟子粿。龟子粿用的菜馅和豆沙馅,看主人的口味而定。其形似一只乌龟,个头鸡蛋般大小,每个龟子都趴在一片四方形箬叶或芭蕉叶上;用黑黑的生铁鏊子蒸一笼年糕或九层糕,切一块四方形或长方形。正中贴一张红纸,用盘装着放供桌上;做一锅早米粿,做成后搓成三条粿猪,装一盘,再搓一盘如鹌鹑蛋大小粿丸子,也放在供桌上。面食有包子、水饺、线面、煎饼……水果有苹果、葡萄、梨、石榴、莲蓬、西瓜。本地人说西瓜是阴间的盘蹄,是不可少的。西瓜要在农历七月十四这天上桌,不像其它水果,一开始祭祖时就放在供桌上去了。到了十四下午要拿刀从瓜顶切下一小片,以见到红瓤为好,让祖先品尝。切下的一小片青瓜皮不能丢,烧纸时还要派上用场。因为烧纸都是在户外进行,瓜片是用来插香烛用的。一般而言,初一到十三这几天里,供桌上有两碗素菜,一两个荤菜就够了。十四这天一定要办得丰盛,看自家的财力而办。到了这天,主妇们可忙了,一大早就要把一碗一碗菜煮好,再一碗碗恭恭敬敬地摆放在正对着神龛的大桌子上,供桌上四方都放着盅儿、筷子。 吃饭时,要有人到桌前敬酒,请祖先吃菜。到了十四下午,在祖宗们酒过三巡,菜进五味,大快朵颐后,把写有各位祖宗姓名的金银票放在供桌上,用筷子压着,先让祖宗看。到了夕阳西下,家家户户开始烧纸钱给祖宗。 祭祀,这是项传统仪式,它是国人对逝世先人的一种纪念,更是一种心理的慰藉。家祭仪式有着让我们缅怀先贤、传承忠孝、教化后人的作用。因为在这份绵长的亲情里,家祭寄托着炎黄子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祖先的思念之情。(陈理华)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