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朱熹文化 > 正文

朱熹葬长子朱塾

2015-07-17 11:34:00 羽公刘建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建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莒口,是朱熹曾经伤心落泪的地方。

绍熙三年(1192),朱熹准备迁居考亭前,曾葬长子朱塾于莒口大同山北麓。朱熹长子朱塾,字受之,绍兴癸酉七月丁酉生,娶潘氏为妻,生有二男,长曰镇,次恩老。还生有四女,不幸皆夭。朱塾于绍熙二年(1191)正月逝世于婺州(令金华),当时朱熹在漳州任知州。老年丧子,对朱熹的打击是够大的,呜呼,痛哉!于是决定辞官回建阳安葬长子朱塾,墓地选中莒口大同山。

大同山,又名大金山。此山雄踞一方,可谓是一峰突兀,众山皆小,周围绵亘四十余里。传说山中有仙人洞、仙人床、龙井等胜连。山顶有一平湖,终年不涸,至今还有根木头插入湖底,任你用何种方法,都无法将其拔出。朱塾墓园靠近今社州村一侧,朱子后裔已将其修复。

在莒口,朱熹曾冒雨游莒口湖桥龙湖山。龙湖山为莒口与书坊界山,罗岩峰、黄连峰左右并列,上有古庵,朝大同山方向。传说庵中有一口古井,有龙藏身于此,冬夏不竭,所以山以“龙湖”称之,今仅存废址。朱熹游山归来,在给高足弟子蔡元定信中写道:“昨日冒雨登龙湖,幸无它,但路滑狼狈耳!书堂高敞,远胜云谷、武夷,亦多容得人,他时尽可相聚也。”(《朱文公文集》续集卷二)为寻当年朱熹之迹,我曾随《朱熹在建阳》摄制组,在湖桥村一位老同志带领下,入山探幽。只见绿树苍翠,瀑布飞流,果然是个风景胜地。莒口后山也是朱熹常到之地。是时朱熹高足弟子叶味道在此建“溪山书院”,朱熹常夜宿于此,并为书院题匾。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