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朱熹文化 > 正文

朱熹在书坊

2015-07-17 11:31:39 羽公刘建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建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自宋以来,建阳成为全国雕版印刷三大中心之一,史称“图书之府”。古人将朱熹著作和书坊雕版相提并论,颂之曰:文公之文,如日丽天;书坊之书,犹水行地。

嘉靖《建阳县志》卷五《书院》载:“同文书院在崇化里。宋乾道间朱文公建以贮图书。” 崇化里即今书坊,至今当地父老还能指出同文书院遗址的位置。这说明朱熹到过书坊,并在书坊建同文书院以藏图书,类似现在的图书馆。时间大约有宋乾道年间。

朱熹在书坊和书肆主人及刻书工匠有着密切的交往,朱熹十分尊重他们的辛勤劳动,以《赠书工》为题,写诗颂之:

平生久要毛锥子,岁晚相看两秃翁。

却笑孟尝门下士,只能弹铗傲西风。

毛锥子即毛笔,朱熹借用战国时期赵国孟尝君门客冯谖弹铗索鱼索肉的典故,衬托老书工一生辛劳,却不苛求报酬的品德,以此向老书工表示敬意。

建阳雕版印刷业得以发展,与朱熹倡导教育有关。朱熹本人身体力行,创办了考亭书院(原沧洲精舍)、寒泉精舍、云谷书院(原晦庵草堂)等。朱熹高足弟子蔡元定、黄干、叶味道等人也在建阳大办书院,县志用“书院林立,讲帷相望”形容之。教育兴旺客观上也为书坊图书的销售扩大了市场。除此,朱熹和他的高足弟子为书坊主人提供了大量书稿,使书肆主人有书可刻。朱熹的《四书集注》、《近思录》、《周易本义》等十多种著作是在书坊刻梓问世的。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