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两坊刻书业之盛况
2015-07-17 11:00:52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建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自北宋起,建阳麻沙、崇化(今书坊)两地雕版印刷业兴旺发达,书肆林立,居民多以刻书为业。刘克庄任建阳县令时,目睹两坊刻书盛况,大为感慨,称赞“两坊坟籍大备,比屋弦诵。”(刘克庄《建阳县厅续题名记》)建阳学者熊禾在为书坊同文书院作的疏文中说:“文公之文,如日丽天;书坊之书,犹永行地。”又在重修《同文书院上梁文》中写道: 儿郎伟,抛梁东,书籍高丽日本通…… 儿郎伟,抛梁北,万里车书通上国…… 这是宋代麻沙、崇化两坊书籍远销全国各地乃至外传朝鲜、日本的可信记载。 据张秀明《中国印刷史》统计,宋代建阳麻沙、崇化两地刻书作坊计37家。其中刘氏作坊9家,余氏作坊8家,还有陈氏、蔡氏等作坊20家。当时刻书作坊均有自家名号,又称堂号。据现存宋版“建本”书籍可查,著名的刻书作坊有:崇化余文兴的“勤有堂”,这是崇化书坊历史最久的名号,一直延用至明代。还有余仁仲的“万卷堂”;麻沙刘氏的“三桂堂”、“同文堂”;黄善夫“家塾”;陈氏“与耕堂”;蔡琪“一经堂”等。当时刻书作坊已初具规模,以刘氏“三桂堂”为例,作坊有经、史部编辑人员14人,雕版印刷工人56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