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之一熊禾
2015-06-25 17:41:14 来源:建阳报 责任编辑:李建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熊禾(1253—1312),字去非,号勿轩,又号退斋,崇泰里熊屯人(今莒口樟布)。邑人多称其为勿轩先生。熊禾出生时,朱熹已去世五十余年。熊禾是朱熹得意门生辅广和刘敬堂的学生,可说是朱熹的再传弟子。南宋咸淳十年(1274),熊禾登进士第,任宁武州(今福建汀州)司户参军。这时的熊禾,尚未到而立之年,他把这个职务看做是报效朝廷和实现抱负的起点。但南宋王朝其时已如大厦将倾,摇摇欲坠。随着南宋的灭亡,命运把熊禾推到十字路口,如何决择?古人所重在大节。熊禾誓不与新朝合作,随即归隐林泉。 熊禾出名源于《重修考亭书院记》。当时翰林学士吴澄是位饱学之士,跃跃欲试,正欲行文,属下将熊禾文章呈他览阅,首句曰:“周东迁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吴澄一惊,感到起笔不凡,待一口气读完全文后,为之敛手,不复作文,并于熊禾文章上题曰:“江南有人矣!”此事传开,熊禾名声大振。晚年熊禾回归故里熊屯,将已衰败的鳌峰书院修茸一新。改建时特意将书院大门改对云谷山方向,以示对朱子的敬仰之心。熊禾主持鳌峰书院,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名声愈来愈大。“时远近以‘书橱’目之。”意思是说熊禾有一肚子学问,万事皆晓,像是肚子里藏着个书橱。四方学者云集,盛极一时。熊禾一生致力于用朱熹学术观点注释儒家经典,成为考亭学派的重要继承人之一。后人评价说:“朱熹有功于圣门,熊禾有功于朱熹。” (刘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