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之一刘爚
2015-06-25 17:38:38 来源: 责任编辑:建阳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刘爚(1145—1217),字晦伯,号云庄居士,故居在莒口马伏,累官至工部尚书兼太子右庶子。卒后赠金紫光禄大夫,封建阳开国男。谥号“文简”,后人多称文简公,系“潭阳七贤”之一。 刘爚师事朱熹时年方14岁。宋乾道八年(1172),27岁的刘爚中进士,在连城、闽县等任知县时,刘爚兴学校,育人才,锄劣绅,惩贪官,恤穷苦,安良善,做了不少有益于民的事。正当刘爚年富力壮,施展才干之际,“庆元党禁”阴风刮起,刘爚是朱熹得意门生,受株连而落职。刘爚有着“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的胸怀,回归家乡马伏,在云庄山房讲学授徒。 庞大的官场少了刘爚无足轻重,家乡多了他却很有份量。刘爚博学多才,云庄山房从此名声大振,邑中名门旺族争相将子弟送到这儿深造。“庆元党禁”解除后,刘爚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晚年仕途顺意。先后担任国子祭酒、太子左谕德等职。在朝中他向皇帝奏请朝廷刊行朱熹《四书集注》,将朱子亲手制订的《白鹿洞学规》,颁示国子监和太学。此两项建议,皆得皇上恩准,为朱子学说传之后世立下汗马功劳。刘爚七十岁以后,先后十二次向皇上奏疏,乞求告老还乡。然宁宗皇帝舍不得放其归故里,仍令其为太子讲读经史,直至逝世前几天,还在辅导太子读书。(刘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