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俸于民 不露德色
2015-06-24 09:53:01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有明一代,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此成为官场“潜规则”。宦海有同大染缸,身陷其中,难以保洁,但也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好官,令人敬仰。 嘉靖年间,童游学宫,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一位受邑人尊敬的长者,默默离开了风雨飘摇的人间。死者白发稀疏,面目清癯,神情安祥若睡。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只见四壁萧然,桌上散落几片铜板,柜中摆着几件换洗旧衣,再无像样值钱的东西,见者无不伤感泪落。邑人动情了,自发捐钱捐物,让老人入土安息。 他叫蒋蒙,字山泉,建阳县儒学教谕。 蒋蒙有位值得骄傲的好友,他就是一身傲骨、为民请命的海瑞。两人都是琼州府人,蒋蒙对这同乡好友十分敬重,常以其行勉励己行。 明代教谕,手中掌管上千箩学田租米,收入支出,任其支配。他非但没有占用一斤一两租米,反而常把应得的俸薪用于周济穷苦学子。自己平日生活简朴,“食仅脱粟,衣至敝裂不堪补”,更可贵的是做了“捐俸于民”的好事后,“不稍露德色”。在邑中任教谕两年时间中,教人子弟,拒收礼品,做到“俸薪之外无所取”,邑人皆称其善。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