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沙山水孕“西山” (一)
2015-04-27 14:56:56 来源:建阳报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乾宁四年(公元897年),中原离乱、民不堪苦,河南光州固始县人蔡炉,就与妹夫刘翱将军及西河节度使翁郜,率领五十三姓入闽。蔡炉,字廷器,,生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十二月初二日。唐乾符五年(878年)登进士,任德州知府,再授东昌刺史,以守郡功加升风翔节度使。蔡炉入闽,到建阳县担任长官,为政宽仁、屡巡劝农、兴学育才、甚得民心。“观县治之西七十里名曰永忠之麻沙,钟光岳之英、孕山水之秀,(唐)天复二年壬戌(902)正月初十日择镇北而居之,以为子孙长久之计焉。” 时序更迭,生息繁衍,建阳蔡氏发展到第九世蔡发,蔡发(1089—1152年),字神与,晚年号牧堂老人,宋代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蔡发自幼颖悟,博学强记,不能与世俗相俯仰。云游四方,闻见益广,长于易象、天文、地理、星象、洒洛,他写的《天文星象》中提到的地动说比哥白尼早四个世纪。蔡发中年有归隐之意,在人迹罕至的武夷山九曲溪一曲南滨的太极岩东麓、兜鍪峰之后,买田置地,构筑屋宇,名之“牧堂“。“杜门绝迹,专以读书教子之事”,颇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风。 蔡发年近50才得子,当妻子詹氏怀孕时,以圣人像挂于别室,使妻子詹氏日夜瞻仰,以踵太任胎教之风。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135年)十一月十一日辰时,蔡发之子蔡元定(蔡元定字季通,号西山)降生在建宁府建阳县麻沙镇。蔡元定出生于钟光岳之英、孕山水之秀的麻沙,并受胎教,因此,生而颖悟,异于常儿,八岁能诗文。宋绍兴十一年,七岁的蔡元定随父蔡发游学莒口的西山、云谷山,对麻沙八景更是常去游览,因此,写下了《麻沙八景诗》,分别是: 岱峰夕照 望断高峰眼不花,个中彷佛认人家。 情知一样青山色,才有斜阳景更佳。 烟雨花村 堆螺迭翠耸奇峰,花柳村村绿间红。 不有翠微翁说破,谁知春在雨烟中。 灵岩山色 山染烟光弄晚岚,几多碧色映寒潭。 篆烟销尽金炉冷,云满岩前月满庵。 祗园溪声 桥枕东流路透西,桥边梵刹亦幽奇。 人来问道不须问,祗听溪声悟佛机。 松岗夜涛 万顷云涛轰怒雷,更深好梦遽惊回。 老松本是无声物,恰值风从天上来。 莲湖晚风 湖面花开映绿波,当年曾听采莲歌。 垂杨拂地云临水,举目令人感慨多。 武陵桥月 长虹倒影蘸清溪,掩映银蟾景绝奇。 题柱惜无人继志,览今思古强吟诗。 象岩晴雪 风卷寒云收晓晴,岩岩白石自天生。 远看似雪还非雪,有物元来是混成。 历经近千年的风雨洗礼,地质演变,麻沙八景现为何处,根据麻沙水南刘氏族谱所载的宋代麻沙地图中所标示出的麻沙八景,依稀可辨现今的位置。 为了使蔡元定有一个安静读书之所,蔡发在麻沙之东象岩山下构筑书屋“显庆堂”,让元定在此专心读书。 幼时父授以《西铭》,稍长即授以二程《语录》,邵氏《经世》,张氏《正蒙》,系统接受儒家正统教育。告诉蔡元定说:“此孔孟正脉也”。元定仅十岁,就能日记数千言,对三氏之说,幼时能深涵其义,稍长即能辨析益精,为成为理学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绍兴二十二年壬申(1152年),蔡元定18岁时,父亲蔡发病逝,葬父于崇安县上箬之源。父亲对元定影响深远,导读圣贤之书,传授天文、地理和象数易学,并诫以做人无不出于忠厚诚实,尤其不要沉溺于利欲,免招杀身之祸;并告诉蔡元定,人生不可不知地理和医药。蔡元定对父亲感情深厚,庐墓守孝三年,并谨记父训,终生不仕。(蔡春寿)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