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为国可献身——话说古建阳(22)
2015-04-23 10:09:01 来源:《建阳报》 责任编辑:李建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陈洙(?-1061),字思道,建阳考亭人。幼年聪慧,学习勤勉,知春秋之大,因政绩卓越提升为侍御史。陈洙入朝为官后,在位已三十几年的仁宗皇帝赵祯还未立太子。陈洙对皇上一片忠心,毅然上疏乞请仁宗皇帝早选太子。仁宗皇帝却要将选太子一事交中书省处公议,象踢足球一样,一脚把这个难题又踢了回来。当时围绕立太子一事,朝中已分几派。特别是一些阿谀奉承小人对皇上说:“陛下春秋鼎盛,何邃此不祥之事?”意思是说皇上龙体千秋不老,为什么就要讨论由谁来继位这种不吉利的事?此风一吹,群臣顾虑重重,陈洙以为自己身为朝廷命官,岂能因个人得失而置社稷大事而不问?陈洙大声直呼家僮: “拿纸来!” 陈洙心中之言,蓄之久矣!倾刻下笔成文。在奏折中,他引用东汉建储(立太子)不密,李固、杜乔无辜被诛,于国事无益的典故,说服仁宗早下决心。末了,他向皇上表明自己心迹,若陛下怀疑我借立储谋私利,不如“杀臣之身,用臣之言,臣死则无憾!”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世人话短长。奏折一递上去,陈洙“即仰药死”,以生命的代价完成了他一生最不寻常的一件事。陈洙以死谏立皇储一事,道光《建阳县志》有详细记载,清•毕沅编写的《续资治通鉴》第60卷,也记载了这件事,史实大致相同。(刘 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