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休闲集镇 促进旅游发展
2015-04-15 16:46:53 来源:建阳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黄坑镇党委书记 虞朝兵) 黄坑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精心打造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明显提高。2014年10月顺利通过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考评验收。 以编制规划为先导,让休闲集镇“规范” 依托突出地域特点,注重总体布局。把全镇整体作为一个大公园、大景区、大休闲来规划、来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聘请武夷学院旅游规划专家彭教授对乡村旅游休闲集镇进行科学、系统地规划布局,修订完善了《黄坑镇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依托宜人整体环境,完善休闲功能。突出抓好交通环境建设,实现良好的可进入性。黄坑镇与国、省干线连接线的809县道达到3级公路标准。重点建设了下坪至黄坑18公里绿道长廊和坳头至先锋岭5.5公里景区三级公路路面改造。投资1400万元,建设沥青主街道,成为一条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一体的休闲街区。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设置了规范醒目的旅游导览标识牌。 依托村民文明素质,提升参与热情。黄坑镇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治安良好,民风淳朴,邻里和睦。通过近年来的大力宣传,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意识明显提高。 以万人保洁为起点,让休闲集镇“养眼” 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让集镇清洁。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开展垃圾“分类分拣、源头追溯、定点投放”试点,推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清理露天粪坑,改造简易公厕、户厕。去年以来,添置垃圾箱2000多个,建设了各旅游景点公厕,配备了若干个垃圾箱。推行“村集体引导、保洁员负责、单位分区段包干、农户门前三包”常态保洁机制。 推进环境整治连线成片,让河水清澈。全镇共有2条主河道,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包干”,及时清除河道漂浮物,主要河道两岸公路旁种植香樟。同时,成立了黄坑镇淡水养殖水体保护专业合作社。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河水清澈。 推进污染企业综合整治,让空气清新。不惜年减少税收400万元,关闭2家高消耗有污染企业。 以住饮购娱为配套,让休闲集镇“生金” 抓好住宿设施建设,重舒适。建设了6家清新客栈,客房总数200间以上,集中分布在集镇和景区附近,有生态木屋、农家客栈、普通客房等多类具有乡村特色的客房供游客选择。 抓好餐饮设施建设,重风味。集镇有10余家具有当地特色风味的饭店、农家乐,餐位1000多个。同时,建设了美食一条街。 抓好购物设施建设,重特色。集镇有何木缘、竹乡一品土特产等商品经销店36家,其中黄坑特色旅游商店3家,主要为游客提供旅游物资供给和黄坑特产、纪念品选购。 以旅游活动为重点,让休闲集镇“出彩” 建设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进得来。把分散的景点连成一线,形成一日游3条,2日游1条。 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景点,让游客玩得开心。清新黄坑,美丽绽放,依山傍水,串联起沿途一处处散落的乡村美景。竹乡印象度假村,小桥流水人家;着名理学家朱熹墓,祭祀圣地;民俗文化馆,风土人情;天池五福洋水库,划舟垂钓;雷公口大坝,气势宏伟;明代石拱桥,匠心独运;九龙山庄,休闲养生;以及三峡畲族风情、苦竹坪侨乡风韵、新历水乡鱼寨、桂林古民居…… 开展地方民俗文化活动,让游客乐得欢。工笔画室,现场学习工笔画创作;嘉禾书院,欣赏现代书法名家作品,书法爱好者可现场题字交流;民俗文化馆,体验当地节庆活动和民俗活动,烛桥灯会、舞龙、庙会、花鼓戏等;嘉禾广场,参与广场舞蹈、欣赏音乐喷泉…… 黄坑镇的实践证明:凭借浓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自然风景资源,在打造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挖掘农耕文化,精心设计田园风情等旅游项目,形成集山水、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网络,为乡村经济在高铁时代实现跨越发展带来了全新契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