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媒体看建阳 > 正文

家家门巷有清渠 浣衣洗菜歌声美

2015-03-16 15:05:48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初春时节,俯瞰溪源,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良田民居与青山绿水辉映一体,古树丛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鹅卵石小路环绕全村,路旁20多幢各具特色的古民居韵味无限。一条清澈的水渠穿村而过,仿古的水车缓缓转动,金色的鲤鱼欢快地游动,乡愁纪念馆让人睹物思情,百亩造型别致的古松淡定从容地迎接着八方来客。这是笔者昨日在潭城街道溪源村看到的景象。

两年前,溪源村还是一个不被外人所知的小山村。如今,随着“生态溪源、文化溪源、旅游溪源”的逐步建造,家家门巷有清渠、浣衣洗菜歌声美的现代农业生态村日渐红火,游客来到这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自古以来溪源村就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建村始祖吕湮官居三品御史,宋朝勇于抗金的资政殿大学士吕祉,南宋着名哲学家、文学家、浙东金华学派创始人吕祖谦,明万历年间探花吕武良,抗美援朝二级英雄吕慕祥等人皆出于此地。

岁月更迭,村里至今仍保留多处清代古民居建筑,修建于嘉靖年间的吕氏祠堂也保存完好,堂前御赐“文魁”牌匾依然高悬。

站在村头,溪源村旅游接待中心的松鼠标识憨态可掬,大田里金灿灿的油菜花已经迎风开放,农家乐里顾客盈门。望着村里热闹景象,溪源村民吕兰秀再也按捺不住大干一番的迫切愿望。

吕兰秀说,溪源村原来是远近闻名的种养殖村,原来的养殖鸡鸭的粪便都是排到穿村而过的水渠中,长年累月,恶臭充天。“现在村里做了建阳市首个雨污分离、污水处理、湿地公园全套科学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拆除村内烂屋破棚、旱厕、猪栏和牛棚等;家家户户门前进行绿化或种植桃树、梨树等乡土树种,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村里常年干净整洁。从此,村民又可以在水渠旁浣衣洗菜了。”

“整合资源做好现代农业和生态村建设是村里首要任务。”溪源村党支部书记吕宗发说。

溪源村现代农业构筑富民增收工程随之启动:为民果蔬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建设标准化果蔬大棚100亩,引进建阳果蔬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果蔬种植,一年可种植网纹甜瓜两季,期间可套种蔬菜,亩均效益可达2.5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可以让溪源村农户增收250多万元。发展烤烟生产400亩,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二季水稻、部分秋冬蔬菜套种,亩均效益可达5000多元,此项可以让溪源村农户收入200多万元。

村里的大考亭旅游线路交通组织和基础设施渐成规模:6公里绿道、1500米的环村水泥路和3000平方米停车场硬化完成;后门山约200余亩松树林自然景观、荷花塘的景观提升工程如火如荼;明朝探花吕武良、二级战斗英模吕慕祥、吕氏宗族、小吃文化、古民居资料正在整理;对探花亭、吕氏宗祠、村标景观建设正在提升。

吕兰秀告诉笔者,像她一样,现在村里许多村民都在谋划搭上休闲旅游经济的致富列车。从年初开始,就有不少村民,特意把亲朋好友邀请到村里来当参谋了。

“仅仅是今年过年这几天,村里就收到了10多位村民的农家乐申请,政策扶持、资金补助、规范标准、统一管理的溪源旅游特色农家乐正在筹备中,日接待游客量可达1000人左右。”溪源村村委会主任陈华敏说。

据了解,为提升乡村旅游品位,去年溪源村围绕“农”字做文章,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按照“修旧如旧、古貌重现”的原则进行规划重建,对有文化底蕴的古民居门口配上文化对联、农业观光园区和古松树林等旅游景点及村庄环境进行改造升级,让游客能真正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体验农家生活,让溪源村成为闽北闻名遐迩的文化休闲村。☉王柳珍 文/摄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