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墩:绿色发展换新颜
2015-02-09 09:40:30 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图3、农家小院 图4村民齐欢唱 兴风尚保生态,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乡村人文风尚是指家庭和睦、民风淳朴、文明有礼、移风易俗,形成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乡风民俗。 为培养群众崇高思想、美好心灵、纯洁情操、高尚人格,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漳墩镇政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与中心校联办小歌手赛、春节前夕书写平安漳墩春联、发动群众保护文物古迹、引导中老年群众开展健康舞蹈活动等,通过一系列文体活动,不断宣传、培育、巩固村民的乡村风尚之美,村民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全镇有大型舞蹈场地5个,村级体育健身路经点21个,农家书屋20个,年参加活动人数达3万人。 漳墩镇还是建阳少数民族畲族的主要聚居地,镇党委、政府深入挖掘、保护畲族文化历史。在农厉“三月三”举办了漳墩镇碓后村第三届畲族“乌饭节”,表演了木角舞、碗舞、筷子舞、祭祀舞、四季梅花舞等舞蹈和畲族山歌,向来访游客展示了畲家民情民俗,其中畲族木角祭祀舞代表建阳市参加厦门卫视“欢乐建阳”电视节目演出和南平市非物质文化汇演并获得成功。建设畲族风情陈列馆,陈列馆一期工程面积约280平方米,共有展室14间,涉及畲族宗教信仰、日常生活用品、服饰、体育竞技、畲族医药等,同时在碓后村、陈元村也建立了畲族综合展示室。为了更好的传承畲族文化,在陈元村民族小学办起了畲族语言班、舞蹈班。 为保护生态环境,漳墩镇党委、政府以点带面,以线串面,通过植树造林、保护生态林,开展万人保洁,生态旅游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措并举,经过多方宣传和引导,保护绿色生态已逐步成为全镇人民的共识。几年来新植和补植1万多亩山场,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达80%以上。 泔洋村做为美丽乡村试点村改造创建工作已全面实施,拆除影响景观的破旧点20多处,1700多平方米,共改造农户水冲式卫生厕所20座,村民的牲禽全部做到圈养,村容村貌井然有序,环境干净整洁,水体通畅;投资10万元的生态公厕建设进入扫尾,村庄房屋立面改造、生活污水处理、景观公园的建设正按规划设计的标准要求全面推进。收回泔洋被群众抢种的1100亩砍伐基地,用于种植枫香、木荷、酸枣、桂花、楠木等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其中枫香5万株、酸枣1.5万株,不久之后该区域将形成全省最大枫树景观林。泔洋也曾为建、松、政特委和泔洋苏维埃政府驻地,左丰美、陈贵芳等革命先烈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历史遗迹默默述说着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及现成可打造景点的特点,选址泔洋村建设森林公园,由福建省林业勘查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中。建成后的泔洋森林公园将与马丹禅林、紫溪里森林公园、漳墩森林人家遥相呼应,形成漳墩特有的生态旅游圈。 集镇所在地漳墩村美丽乡村建设,已投入600多万元完成漳墩村200亩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收储工作,为使新规划建设区适应集镇今后建设生态、旅游乡镇的发展需要,镇政府投入20多万元,高标准规划设计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新型集镇,已完成初设工作,进入报批阶段。大力开展万人保洁工程,投资50余万元,在全镇24个行政村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配套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为群众创造优质生活环境。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森林旅游相结合,总面积达1.2万亩的紫溪里森林公园已委托省林勘院初步完成规划设计。其中位于马当山山顶的江南油杉在今年福建省树王评选中,被评为江南油杉王。 以打造宜居环境、建设美丽漳墩、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基本目标,扎实推进“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目前共摸排各类“两违”建筑45户,面积5700平方;出动人员235人次,制止“两违”42起,下发“两违”宣传资料2万多份,拆除“两违”建筑面积4500多平方米。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