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沙楠木林——落在人间的神品
2014-12-05 14:39:55 来源:建阳报 责任编辑:吴杨珠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麻沙楠木林(丁晓雄 摄) 那年第一眼见到麻沙水南的楠木林时,我就认定它是神创造世界时遗忘在人间的一块样板林!否则,这种只应天上有的仙境,怎么会落在人间? 然而,想像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据载:这片百亩万棵楠木林是南宋年间栽培的,首栽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蔡氏九儒”之一的蔡元定先生!这有名有姓有时间有地点的证据,直接把我的“神品”证明成“凡品”!此时的我,眼里和心里都结了冰。忽地,又一行文字让我眼前一亮:“外地移来的楠木树苗在这片楠木林中养不活;这片楠木林中的楠木树苗移往异地也活不成!2008年春,水南村从市林业局引进100棵楠木树苗栽在这片楠木林中竟然全部死亡!”哇噻,相同的楠木树种竟然不兼容!何也?“基因”异也!哦,我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支撑“神品”的有力依据,这让我高兴得稀里糊涂:嘿,扳倒我心中“神品”的人还没出世呢,窃喜。 那片林一直在我心中矗立,那“神品”一直在我心中升华。三伏天大雨初霁的午后,我又驻足在这片楠木林里,痴痴地望着眼前景致:云拥簇,霭济淡,草葱茏,木葳蕤,云绕岚飞,鸟语虫鸣,古意野趣四合,一派清旷雄奇!身临此景,如临仙境。 我像公主似地依偎在那棵楠木王身旁,用崇敬的目光自上而下,由近及远地抚摸着眼前这一棵棵楠树,你看他们:粗壮,笔直,巍巍然直刺云霄,凌厉中彰显天地灵气,威猛中透露自然神韵,那壮美的雄姿,想必是经过风雕、霜刻、雨淬、日煅,如此千锤百炼,才铸造出一柄柄青褐色的寒光内敛,似剑非剑,似戢非戢,似钺非钺的远古兵器,这些兵器闲散地陈列着,昭示天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太平盛世! 林间有一片平坦的空地,我寻思着,这儿该有一张巨石桌椅,可供仙人把酒临风切磋棋艺。或许那时我是樵客,因为好奇而驻足观战,待棋局结束仙人离去,早已几度沧桑!沾了一身仙气的我却落得樵烂斧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无家可归。倘若如此,那么神仙呵,请您提醒我赶紧离开,我不愿错过舌尖的酸甜苦辣与咸淡,不愿错过人间的亲情友情与爱情;不能错过对镜贴花黄的自怜,更不能错过子孙绕膝笑的幸福……人间的路程,我不想失去自己应该走的每一步。 神仙去矣,嵇康来了。“竹林七贤”之首,风姿特秀的嵇康,是一位洁雅高贵的男人,他的出现与这片稀罕珍贵的楠木林相得益彰!传说他常采药于山泽,学琴于古人。真不知当年的华阳亭周遭是否也古木参天?是否也是在这样的石凳上,嵇康月夜操琴?清和的琴声引来了一位神秘隐士的击节赞叹,之后同嵇康谈论音律,又教会嵇康弹《广陵散》。后来,嵇康因不愿和阴谋篡位的司马昭一伙同流合污,被诬陷谋反罪而获斩。临刑时,他请哥哥嵇喜取来七弦琴,最后弹奏一曲《广陵散》慷慨赴刑。一代名士,就这样过早地牺牲在中世纪的封建屠刀之下! 读《中华怪杰传》,品嵇康人品;读麻沙楠木林,品楠木树品。你是否觉得,嵇康“宁死不屈”的品格与此楠木“宁死不‘移'”的品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神乎?玄乎?谁解其中趣。 丰美的景色排斥贫瘠的心灵。在这片楠木林里,思想随着千只白鹭在林中飞:七仙女下凡,应该打这儿过,然后再去槐荫树下会董永……西王母瑶池的蟠桃宴,应该设在这儿,这里比荒蛮的昆仑更“仙境”…… “吃葡萄喽!”一位身着红衣短衫的村姑手提一篓紫葡萄款款走来。呀,“天真遇到现实”!脑海中西王母的“蟠桃”立即成了水南村的“葡萄”。 姑娘见我是外乡人,健谈的她热情地跟我聊起来:说这片楠木林曾经是水南村的“风水林”,现在是国家级重点生态林保护区;说着名导演张纪中的电视剧组经常光顾这儿,《倚天》、《碧血剑》、《鹿鼎记》、《西游记》《画皮2》等许多外景都在这楠木林里拍。我说水南村的村民有福,她说这块地风水好,连楠木林周边的葡萄都长得好!我边吃葡萄边颔首称是。 哦,是麻沙的水土人文养育了楠木林的神秘和神奇。起始的“风水林”,使楠木存活繁衍;现在的“保护区”,让楠木繁茂昌盛。正是有了这种敬畏自然的行为意识,才培育出这片古意盎然的神仙佳境!其实,这片楠木林是不是“神品”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人都应怀有一颗尊天亲地的心,天人合一,树人合一,生态平衡。届时,处处“神仙佳境”,谁还能分得清,哪是“神品”?哪是“凡品”呢?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