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农人”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正以崭新的姿态和蓬勃的活力推动乡村发展。今年40岁的张慧芳就是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之一,原本在厦门一家企业工作的她,于2020年回到家乡建阳区水吉镇仁山村,跟随父亲张水生一起管理桔柚果园。张慧芳表示,当地有这么好的物产,是建阳人的骄傲,希望和父亲一起努力,让桔柚的清香更诱人,飘得更远。 仁山桔柚种植基地 秋虽至,暑未退。为了防止桔柚被烈日晒伤,8月19日上午,张慧芳和父亲张水生迎着热浪,穿梭在大棚外的桔柚果树间,给枝头上的桔柚表皮涂上一层“防晒霜”。 新农人张慧芳:“果实很容易被太阳灼伤,如果是采用套袋的方式,它既耗工、耗时,然后又有一些弊端,我们采用了给桔柚涂“防晒霜”的这种方式,在工时上能节约很多。另外这个防晒霜还可以保护它的果皮,保证这个果实的品质。” 张慧芳大学毕业后,到厦门一家企业从事人事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父亲张水生的提议下,她毅然辞去城市工作,回到家乡投身果园管理与销售。 水吉仁山桔柚生态园负责人张水生:“年轻人回来对果园的管理上会更规范,比如说各种的果园规划图、果园的整个规划管理,这些就列入到比较正规的管理,第二就是互联网数据的收集,她也做的比较多,还有就是对整个果园的宣传,包括产品的宣传,加大整个的宣传力度。” 张慧芳与父亲一起推动“科技兴农”,引入数据化管理手段,将智慧农业落到果园生产。 新农人张慧芳:“这个是2号监测点的数据,另外还有3号、4号监测点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能从传统农业过渡到智慧农业,对我们的生产起到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父亲张水生是一位“乡土科技特派员”,常有果农上门咨询桔柚种植技术,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张慧芳想到利用互联网扩大技术传播范围,开通了短视频账号,让父亲出镜讲解桔柚种植、果园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建立交流群聊,实时为果农答疑解惑,用数字化手段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农人张慧芳:“建阳桔柚作为一个小众的水果,其实在生产上它是有一些技术的壁垒的,这样很多小果农,他们只能做到一些日常管理,在精细种植上的安排,他们有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就会造成市场上的这个桔柚产品品质良莠不齐,那这样其实对整个桔柚产业来说是一种伤害。所以我们在做这个系列的视频时候,就把一些种植的技术,还有管理的技术,给果农分享一些建议。” 张慧芳深知,光会管理是不够的,还得自己掌握农业技能,她主动参加市、区农科所组织的培训,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桔柚种植技术。今年下半年她还将入学福建农林大学,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新农人张慧芳:“目前我还在学习这个桔柚种植的技术,还是有很多的关键点需要去学习,我也希望以后我能在桔柚种植方面得到一个大的提升,也能像我的父亲一样作为一个‘乡土科特派’,去帮助其他的建阳桔柚的果农,去提升建阳桔柚的品质。”(蔡沁妍 张少杰 丁健伟 陈希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