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游上竺
竺国古招提,飞甍碧瓦齐。 林深忘日午,山迥觉天低。 琪树殊方色,珍禽别样啼。 沙门有文畅,啜茗漫留题。
写下这首诗的朱子,年方十九,赴京赶考,来到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杭州城外天竺山有上、中、下三天竺,是三个佛教寺院,清代由高宗乾隆分别命名为法喜寺、法净寺、法镜寺,至今仍是杭州著名的佛国圣地。此时的朱子,深受佛教禅宗影响,据说他进京赶考,只带了大慧宗杲和尚的一本《大慧语录》就上路了。而到了杭州,他也不忘游览佛寺,写下这篇颇具隐幽色彩的山水诗。 上天竺这座古老的寺院(别称“招提”),飞檐碧瓦,隐在山林之中。其清幽,其寂静,让人忘了时光,匆匆已到正午;其山峻,其台高,让人觉得触手即可及天。珍贵的树叶色泽别样,珍稀的禽鸟叫声罕闻。僧人精通文墨者,留我饮茶。我正一边喝着西湖的龙井,一边拿着毛笔在寺院的墙上题写下这首诗。 这首诗是很严谨的五言律诗,其中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很能看出朱子的文学功底。而更重要的是,青年朱子这种亲近自然,寄情山水的休闲心态与理念,贯穿其一生的诗作之中,也构成了其“天人合一”学说的内在的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