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天观雨
持身乏古节,寸禄久栖迟。 暂寄灵山寺,空吟招隐诗。 读书清磬外,看雨暮钟时。 渐喜凉秋近,沧洲去有期。
朱子爱写雨,其诗中常见“雨”之景象。这首诗写于朱子即将离任同安,返回闽北之际。那是绍兴二十五年的秋天,他写了好几首关于雨的诗,仅在同安梵天寺观雨的诗作,就有三首。如“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的句子便十分常见。这是“近乡情更怯”的表征,也是诗人对自己即将完成人生一段经历的回顾。 平日修身缺乏古人的气节,为了一点为官的薪酬而在同安盘桓许久。如今离任,寄居在梵天寺(灵山寺)等待新任官员前来交接,实在距离古之深藏山林,谢绝招徕的隐士太远。不过,在山寺中可以读书于僧人诵经引磬之声中,可以看雨在僧人暮鼓晨钟的韵律里,更有深秋将近,即将返乡的欣喜,让人不胜宽慰。 “招隐/征隐”是西晋时期风行的一种诗歌题材,即为“招隐士出山”之意。那时候社会动荡不安,隐逸的士人很多,也促使遗世高蹈的情怀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潜在集体意识。朱子在这首诗中自叹自己没有这样的操守,但实则是儒家当以入世为念的积极心态。清代绍兴人宋长白有《柳亭诗话》,其中对这首诗“读书清磬外,看雨暮钟时”一句大加赞赏,认为其风雅“以见一朝风轨”,读之可谓“揣钥扪钟”。这句确实清雅脱俗,但又不乏苍劲,是吟雨的难得佳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