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思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但将用心才熟后,自然后处有思随。
蒙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思想,即对儿童(8-15岁)进行启蒙教育,或称“蒙养教育”,古代称之为“小学”,以对应“大学”(15岁以上)而言。朱子著有《童蒙须知》《小学》《朱子家训》《训子从学帖》和《训蒙绝句》等篇章,都对这一问题加以论述。根据朱子的观点,小学主要教“事”,而大学主要教“理”。而《训蒙绝句》是以绝句的诗歌形式写成的说理诗,本该归入“大学”。但在后来朱子学作为官方学说的语境中,用《训蒙绝句》来当蒙学教材者,也很常见。 人的学问长进主要在于思考,思考才能明辨真假、对错和是非。只要通过读书,将人的思维工具训练成熟之后,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自然就会产生思考,进而得出真知灼见。 诗的题目为《九思》,就是说要反复、多次思考。这首诗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善于、勤于思考。而《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朱子进学的方法关键还在于“用心才熟”,就是要熟读既有文献,对讨论的问题有深刻了解和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这其实也是朱子学和陆九渊心学一脉的不同之处。《朱子语类》卷十云,“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