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99-5822971
您所在的位置 > 建阳新闻网 > 书香建阳 > 建盏 > 建盏鉴赏 > 正文
徐子明老师说建窑
2022-12-28 08:55:12  作者:康丽   来源:《建窑建盏》   责任编辑:

中国文化界普遍认为闽北区域古代是蛮夷地区,但是最近几十年不断的考古发现:闽北区域尤其是水吉,绝不是蛮夷区域,而是典型的良渚文化区域,跟浙江地区的良渚文化为同一脉!

建窑窑址坐落在福建省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池中村旁,位置在东经118°23,北纬27° 28,北距水吉镇约5千米,西距建阳区约33千米。建窑窑址分布在芦花坪、牛皮仑(包括庵尾山)、大路后门和营长乾等处,方圆十余里,瓷片匣钵等堆积如山,俯拾即是,窑址总面积约12. 6万平方米。建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两宋,宋末元初趋于衰落以至停烧。历史上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瓷碗著称,俗称建盏。现在陆陆续续的考古发现:水吉境内大概在6、7千年前就已经有20多个聚落,今天的水吉只是人口更多一点,但是聚落点和古代差不多。水吉历来都是不寂寞的一个区域,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早在唐代中期,建窑就已开始烧造瓷器,庵尾山发掘的三座古龙窑基址,长度均超过70米,这么长的龙窑在唐代是非常少见的!有两座晚唐至五代时期的窑址烧造青瓷,可见当时建窑烧造的规模和烧造技术之盛,已经为宋代瓷器烧造繁荣打下了基础。庵尾山这个区域可寻到6千年前古人类的生活遗迹:有最初的人类做的粗陶,到后来的彩陶,与原始青瓷黑瓷,一直到近代烧的白瓷全部都有,看到这个地方的东西,你就可以懂得整个人类烧陶和瓷是怎样的演变。在这附近,有个植被很差的地方(闽北区域按照朱熹的说法是扁担插在地上都会生根发芽,非常肥沃),这个区域为什么长不出东西来呢,是因为这里古代匣钵的堆积物实在太厚了,有九米多厚,相当于3层楼高,这么厚的堆积物导致植被生长不了,这个地方就是牛皮仑窑场,牛皮仑窑场是建窑中最早的窑址,烧有许多的小盏,我们看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好像只看到大件的建盏(12公分左右的束口盏),其实以建窑古代来说,古人也没那么豪迈,一般用的是小杯子,杯子太大的,对女性来说不够优雅,这个区域生产大量的小杯子,有12款左右,其中非常典型的器具有:园融杯,斗笠盏,鸡缸杯,半球杯,唢呐子,还有尊杯等,各种各样的杯子造型十分隽永,非常漂亮,今天仍然有许多的杯子器型列为中国陶瓷经典的造型,例如小斗笠盏,唢呐子。


在整个建窑文明当中,许多人说建窑是为茶而生的,其实并不全是;但是有一个区域基本为茶而生,这个区域就是营长乾窑厂,营长乾窑场横跨600多米,中间间隔着有几个窑区,建窑能够用陶瓷表现茶器在这个窑场全部可以找得到。古人到底是怎么喝茶的,在唐宋以前,中国不叫喝茶叫吃茶,连茶末都吃掉,那么茶厂在哪里呢,在建瓯的凤凰山,叫吉苑里,我们这叫禾供里,那个茶厂是著名的北苑贡茶基地,我们这边是“供御”盏基地。其实古人吃茶是用煮茶法煮着吃的:也就是用一个陶壶,一个用陶瓷做的几架放炭火,上面再做一个陶的盆,里面装水,水开以后呢,就把那个茶粉倒进去,盐巴,香料,芝麻,花生酱一起放进去煮着来吃的,就跟酥油茶和南方擂茶差不多!之前说涉及到所有用陶瓷能够表现的东西,这边全部都有,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在举行这个仪式之前还要熏香,我们建窑生产的那个香薰,是中国用陶瓷表现的最早的香薰,非常漂亮,镂空的,髙脚的,矮矮的都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所以整个营长乾窑厂是为茶而生的。


还有典型的唐宋时期烧盏的区域,这个区域是大路后门窑址;这个区域生产了大量的灯盏;古代有一种灯盏,由浅碟及小盂相叠而成,碟内有泥条纹纽,碟盂结合处有一小孔,可往内注水降温,以节省灯油,故称“省油灯”,《宋史•老学庵笔记》载:省油灯之共同特点是“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入清冰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建窑的省油灯更加漂亮。古建窑还生产大量的非常漂亮的宫灯,当年来说也是供皇宫所使用,比如那个镂空,线雕,非常漂亮,这个区域还生产第二个东西:文玩,我们中国有四大名砚,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而我们这边做了大量的陶砚,还有笔洗,有水滴,有笔架,各种各样的文化用品,凡是能够用陶瓷做的这个区域都可寻找到。


整个建窑遗址最好最辉煌的区域是在芦花坪窑厂。芦花坪窑厂是建窑遗址中面积最大的一处遗址,窑址出土的窑具以匣钵、垫饼最为常见,这个窑场做的建盏的品质最好,烧制出来的油滴有瓜子壳那么大,银毫盏烧的很有质感;远远望去该窑场后有个巨大的坑,当地人把它叫做星宿坑,就是陨石坑,其实是古代的取土坑,这个区域的泥土直到今天去取来依然是一元配方可用——什么是一元配方,就是这个区域取来的泥土经过淘洗以后加点草木灰就可以做釉了,或者将取来的土沥干,稍微粗一点的用来做坯,用这个区域的泥土做釉,用这个区域的泥土做坯,烧制出来的就是最顶级的建盏,芦花坪现在已经成为保护区,不能再进行泥土开采!而古人开采过大量的泥土,才导致这个巨坑的出现。芦花坪窑厂做出来的东西,有非常典型的几款:一个“供御”,一个“进盏”,供给皇宫使用,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款:监匠款,监匠款代表着有官家的属性,这些款式都是稀世之珍。

如今,从大路后门到芦花坪,从后井到池中。这一块土地上,建盏匠人们重新燃起了熊熊窑火,从选土、淘洗、配料、揉泥、拉坯、上釉、装窑、焙烧,在火中涅槃,千秋岁月,薪火相传,古为今用,文化不朽。建盏,它内敛、脱俗、高雅、静谧。它雄浑之中有华美,简素之中见精神。闽北区域从来都是喧嚣的地方,在这个地区我们应风好扬帆,发展建盏文化产业,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文化归属感与自豪感,我们任重道远!



建阳新闻
今日建阳
炫彩建阳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22793 E-mail:jyxwbjb@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jyxwbjb@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建阳区融媒体中心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举报电话:05995822793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