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殿!——进酒馔……” 雅乐和鸣,佾舞翩跹。11月4日,农历甲辰年九月十五,正值理学宗师朱子诞辰895周年纪念日。细雨蒙蒙中,一场庄严肃穆的纪念活动在南平市建阳区考亭书院隆重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考亭书院山长朱杰人,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武夷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吴邦才,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武夷文化研究院院长吴礼清等众多专家学者、朱子后裔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师生代表齐聚于此,共同缅怀先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伴随着恢弘的礼乐、典雅的舞蹈,初献、亚献、终献等仪程依次举行。与祭者在赞者的引导下,神色恭谨地向朱子像行高揖礼。主祭祀嘉宾代表先后向朱子像敬献花篮,与祭者敬献桂枝。仪式最后,全体诵读《朱子家训》,琅琅书声中,先贤的思想精髓浸润人心。
文化之根:薪火传礼 文脉源长 “维公元2025年11月4日岁次乙巳年九月十五,朱杰人,敢昭告于先贤朱子文公……”在庄重的初献环节,初献官、考亭书院山长朱杰人恭立在集成殿广场前,神情肃穆扬声恭读祝文。
这篇由朱杰人专为此次活动撰写的祝文,情真意切,文采斐然,在“一觞一奠,神其來享”的虔敬中,诠释了正日行正礼的深刻含义。祝文以古雅的辞赋,追溯道统,颂扬朱子“阐述六经,百代折衷。居敬穷理,守正行躬”的伟绩,并结合时代精神,提出“两个结合,惟公是敬。创造转化,创新发展”。 建阳是宋代理学家朱子的故里,他在此守孝、治学、授业,初步构建理学思想,并完成《论语精义》《近思录》等 10 部 186 卷著作。朱子晚年定居建阳考亭,创办“竹林精舍”(后改名“沧洲精舍”,即考亭书院),在此著书讲学长达八年,形成了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考亭学派”。 作为朱子理学集大成之地,建阳区近年来不断开展“山长带你读朱子”“考亭论坛”“《近思录》导读讲座”“朱子敬师礼”等一系列活动,以文化传播为纽带,筑成本土文化传承保护的多维桥梁。 “考亭书院每年在朱子的诞辰日都会举行一些活动,这是在宣示我们对先人的敬仰,对传统文化、朱子精神的一个继承,这能时时提醒我们,尤其是年轻人们,不能把自己的根丢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意义。”朱杰人感慨道。 仪式之新:恪守古礼 程序庄重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纪念活动在仪式规制、日期选择与文化内涵挖掘上更为考究,力求还原历史风貌,彰显时代新意。
“今年纪念朱子诞辰895周年活动的仪程是根据朱子编撰的《家礼》记载进行的,更加贴近‘朱子家礼’中记载的‘释奠之礼’。”建阳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活动负责人陈琳介绍道,“仪式增加了初献、亚献和终献的‘三献礼’,从开殿、敬献果酒,到佾舞、仪仗队伍都做了细致安排,让仪式更加庄重,凸显了我们对先贤的敬仰。”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新增的六佾舞,是依据古代八佾舞进行的一次创新改编,舞蹈安排在初献之前进行,作为整场活动的献礼。
选择在农历九月十五,即朱子诞辰的正日举行纪念活动,是今年活动的另一大亮点。长期致力于朱子学研究的权威学者朱杰人教授对此深表赞同:“纪念先贤,尤其是在逢五、逢十的‘大年’,选择其诞辰的农历正日,是对传统文化本身的尊重,是‘正日子,行正礼’,更能体现我们追寻文化根源的诚意,也使纪念活动更具历史厚重感与文化真实性。”
朱杰人告诉记者,选择在农历九月十五,即朱子诞辰的正日举行纪念活动,不仅是对传统纪年方式的尊重,也是希望引导公众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时间体系与内涵。 传承之兴:千载文脉 朱子在兹 “朱子的哲学体系以‘二程’的理本论为基础,与‘二程’学说合称为‘程朱理学’。其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官方哲学……”活动现场,一群身披“千载文脉 朱子在兹”红色绶带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温声细语为提出疑惑的来宾解答。
他们就是连接千年文脉与大众的重要纽带——文化讲解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热情,将朱子文化、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广大群众中去。 “文化讲解志愿者队伍建设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区重要举措。”建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何华珍介绍,“我们深入挖掘建阳区深厚的文化底蕴,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设建阳文化专题培训班,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讲解员队伍,力在提升建阳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与感染力,为建阳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打响“千载文脉 朱子在兹”文化品牌,近年来,建阳区以“打造一个核心品牌、建立一套规范礼仪、组建一支专家团队、开展一系列品牌活动”的“4个1”工作机制为统领,通过建设“朱子书房”、引进高层次专家资源、成立考亭书院学术委员会、设立国际儒学联合会朱子研修基地、中国侨联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举措,深化朱子文化建设,塑造朱子文化标识。
细雨如丝,书声犹绕考亭。这场纪念朱子诞辰 895 周年的活动,既是对理学先贤的深切缅怀,更是建阳接续千年文脉的生动实践。从考亭书院的礼乐声中,到“朱子书房”的墨香里,建阳正以多元举措让“千载文脉 朱子在兹”的薪火,在新时代的发展征程中生生不息、熠熠生辉。(蔡沁妍 图片来源:吴大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