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由建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建阳区博物馆、福州市晋安区中国寿山石馆、福建民俗博物馆和福州市鼓楼区博物馆承办,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和九三学社晋安工委协办的“千秋石韵”寿山石文化艺术展,在建阳区博物馆一楼展厅开展。 福州市晋安区中国寿山石馆、福建民俗博物馆和福州市鼓楼区博物馆联袂甄选了80件(套)馆藏珍品,以“地脉凝华”“石韵流芳”“匠心独运”三大篇章,铺展寿山石的温润肌理与艺术华章。“石帝”田黄的尊贵、“石后”芙蓉的清雅、“石妃”荔枝的灵秀,皆在此绽放风华。各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刀为笔,将圆雕、薄意、印钮等十种雕刻技法熔铸于方寸之间,赋予顽石以生命与灵魂。 据了解,在福州晋安区北峰的山峦褶皱间,寿山石自1.35亿年前的地质脉动中苏醒,凝就大地精华。它以“温、润、凝、腻、细、结” 六德,自南北朝的晨光中走来,穿越 1500 余年岁月长河,在帝王案头镌刻威严,于文人笔下流转风雅,更以 “天下石、福州工” 的美誉,成为印石文化的璀璨明珠,被定为福建省 “省石” ,位列中国国石候选石之首。与之相伴相生的寿山石雕,凭借精湛技艺荣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尽显东方美学神韵。 此次展览为期一个月,是建阳区与寿山石原产地首次携手尝试,更是闽地多元文化对话的鲜活样本。寿山石的温润与建盏的厚重在此交汇,为市民呈上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盛宴。(黄子荣 刘剑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