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建阳区水吉镇仁山村在党的惠民政策扶持下,积极发展葡萄产业,让广大村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眼下正是早熟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7月11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村民游有玉的大棚里,只见一串串色泽诱人的葡萄缀满枝头。忙着采摘的游有玉说,每年葡萄成熟的季节都有客商到村里来收购,大伙种的葡萄不愁卖。 建阳区水吉镇仁山村村民游有玉:“因为今年没什么雨水,所以早熟葡萄的品质很好,现在每天都有人来收购,价格也很好。” 在仁山村,早熟葡萄面积不大,村民主要种植巨峰葡萄,游有玉也不例外。眼下,巨峰葡萄正进入转色的关键期,这让省级科技特派员应薛养十分牵挂,三天两头往葡萄地里跑,察看葡萄转色情况,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省级科技特派员应薛养对游有玉说:“那转色期这个肥料还是要跟上,要施硫酸钾或高钾型的复合肥。还有像个黄腐酸钾这些有机肥、液肥也可以施点。” 游有玉是仁山村第一批种植葡萄的农户之一,种植面积稳定在7亩左右。和大部分村民一样,葡萄是她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水吉镇仁山村村民游有玉说:“一亩地差不多收一万块钱,我们农村人有这个葡萄产业是很好的。现在村里很多人新房子都盖起来了,都靠这个葡萄。” 据介绍,水吉镇仁山村从2003年开始引种葡萄,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如今全村大棚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产值1200多万元,85%的村民通过种植葡萄增收致富,实现了由省级贫困村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华丽蜕变。 建阳区水吉镇仁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游珊:“之前,村民住的都是老房子,然后通过种葡萄,村民发家致富。仁山因为村民种葡萄,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3万元,远超建阳的平均水平,所以说葡萄是我们的致富产业。” 眼下,一个“葡萄共富产业园”项目正在推进,将通过项目实施,增加村财收入。 建阳区水吉镇仁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游珊:“就是通过我们村集体的资金,入股合作社,然后一起去建立一片葡萄产业园。今年这个项目预计可以增加村财收入18万元左右。”(黄子荣 张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