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建阳新闻网 > 闽北要闻 > 正文
回到首页
千年古街充盈青春活力
2025-11-04 09:00:07  作者: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秋日,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古街一面橙红色的龙鱼墙下,游客络绎不绝。这条曾回荡着朱熹讲学之声的千年古街,如今因一群年轻人的“归来”与“到来”,焕发出青春光彩。

他们中,有返乡筑梦的游子,也有远道而来的“新村民”,共同响应着“回家乡来、助乡村兴”的召唤,将梦想扎根于这片文化沃土。

走进古街入口处的“龙鱼工坊”,主理人鄢晓华正在手作台前,耐心指导游客制作武夷岩彩冰箱贴,“看,这是用我们武夷山特有的丹霞岩磨制的红色,这是青灰岩的青色……”

“五夫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好生态,更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她放下手中的刮刀,细数起来,“店面一年半免租、每月300元租房补贴、每平方米300元的装修支持,这些政策像一颗定心丸,让我回乡创业心里特别有底。”她坦言,正是这份“实在”,让她选择在这里创业。

依托家乡的资源,鄢晓华以武夷山天然岩矿为颜料,创作出独具风骨的岩彩画。她的工作室里,陈列着以玉女峰、九曲溪为灵感的画作,色泽古朴,质感粗粝,却透着撼人的力量。“我的愿望,是让更多带着武夷山印记的文创产品走向更远的地方。”她推出的岩彩冰箱贴,已成为游客体验的热门项目,一方小小的磁贴,浓缩了一座名山的色彩。

被乡情和机遇吸引回来的,不止鄢晓华。26岁的刘旭春,网名“五夫春春”,是土生土长的五夫青年。他回到家乡,不仅在古街开了一家名为“干杯bar”的小店,更通过短视频平台,将五夫的晨昏四季展示给他的60多万粉丝。

他的镜头里,有夏日万亩荷塘的碧波荡漾,有老农牵着水牛走过青石板的悠闲,有古镇炊烟袅袅的温情。这些画面,留住了乡愁,更引来了“新乡人”。几位从河北、山西、广西等地而来的“00后”大学生,先后被他的视频打动,加入他的团队,共同扎根这片土地。“我想让更多人看到,家乡不止有古老的过去,更有鲜活的现在和充满希望的未来。”刘旭春说。

浓浓的乡情与文化,也吸引着远方的年轻人将此作为创业热土。“你看,这就是春春拍的荷花田。”在古街中段的“龙鱼茶舍”,“80后”主理人莫健恩滑动手机屏幕,画面中盛夏荷塘与远山相接。莫健恩来自广东佛山,在一次刷短视频时,被“五夫春春”镜头里的自在乡村生活深深打动。来五夫实地考察几次后,他毅然辞去城市工作,在古街开起了“龙鱼茶舍”。

“这里不仅有打动我的文化底蕴,更有让我看好的发展潜力和淳朴民风。”如今,莫健恩与刘旭春成了邻居,时常一起探讨如何让古街更有活力。他融合闽粤茶文化,研发出“五夫莲香茶”等养生茶饮,用一杯茶连起两地风情。他还计划利用自己的新媒体运营经验,开发便于运输的茶饮与甜品,开拓线上销路,让五夫的味道香飘更远。

这场动人的“双向成就”,源于五夫镇“实物配套+营销服务”双轨并进的扎实努力。当地不仅通过租金减免、住房补贴、装修支持等组合措施,切实减轻青年的创业起步压力,还积极搭建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古街业态提升。

今年8月,当地推出“兴贤古街引人流、促消费”专项政策。同时,通过举办多场文创主题集市,在周末、节假日开通从三所院校直达五夫的古街专线大巴,学生凭学生证免费乘车,真正将“人气”转化为“商气”与“活力”。

如今,走在全长1.3多公里的兴贤古街上,岩彩艺术、创意茶饮、植物印染等8家青年创业店铺已悄然扎根,与兴贤书院、刘氏宗祠等历史遗存和谐共生。游客可以亲手用岩彩绘一只龙鱼,品尝一杯融合本地风味的特色茶,在花香与茶香中,感受古镇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的时光流转。

政策入乡,青年回乡,梦想归乡。在五夫这片千年沃土上,诚挚的政策呼唤与青年的创业热情同频共振,共同绘就着一幅“回家乡来,助乡村兴”的生动图景。古镇以它的厚度与温度,滋养着每一个回归与到来的梦想;而这些年轻的身影,正用他们的创造力,为古老的肌理注入新的生命力,让乡村振兴的故事愈发鲜活、动人。(林李冰 钟倩)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