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建阳自古就有“嘉禾之乡”的美誉。南平市建阳区通过整合乡村振兴公司、龙头企业、直播达人+合作社等联农带农机制,打造以赤橙黄绿黑白紫为主,产供销一体的“七彩嘉禾”党建富民品牌,持续做优做强做活“土特产”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建阳区水吉镇许家班建盏艺术馆落成,艺术馆共三层,占地面积200平方米,集展示、体验、直播销售、研学等功能于一体。 许家班建盏艺术馆(刘剑锋 摄) “我们这一层的展示馆,目前陈列许家班师兄弟的一些作品,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做一些优秀师傅的作品展,或举办一些主题展览。”许家有建盏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杰介绍。 产业发展离不开党建支撑,许家有建盏公司党支部应运而生。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许家班50多名匠人连续5年开展建盏义拍活动,共筹得助学善款约76万元。 许杰和父亲许家有正在查看建盏胚(张少杰 摄) “有了党支部,就更有凝聚力,也有了方向,能够带着我的徒弟们往好的方向发展。我希望这些徒弟入了党之后,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些有利于社会的事情。”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许家有说。 近年来,建阳区联合华铁传媒打造“千年传承 建窑建盏”高铁冠名列车,推动策划国家博物馆“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展”等精品展览系列活动、文化交流活动。 建阳建盏官方旗舰店启幕(刘剑锋 摄) 今年8月,建阳建盏官方旗舰店正式启幕,借力大型文旅舞台剧《月映武夷》的品牌效应,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宣传推广建窑建盏文化。当地还聘请电影《樵夫·廖俊波》廖俊波的扮演者郭广平、建阳区“曜变之路”建盏展览馆馆长严崇建为建窑建盏文化推广大使。 作为“七彩”中黑色的代表,建盏产业已成为建阳富民、特色产业,品牌价值评估达163.35亿元。 窑火千年生生不息,红糖百年飘香今更浓。近日,在建阳区小湖镇祝中村,甘蔗种植户们忙着剥除甘蔗的老叶,防止倒伏。这片近400亩的甘蔗田正酝酿着新一年的共富共甜,为“七彩嘉禾”再添一抹赤色。 农户们正在剥除甘蔗的老叶(张少杰 摄) 祝中土法榨糖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祝中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支部+乡村振兴公司+农户”模式,于2024年成立祝中振兴乡村有限公司,通过建设厂房、整合资源、对接科特派、拓宽销路等方式,推动红糖产业传统零散经营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小湖镇祝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祝中振兴乡村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长和介绍:“公司是我们党支部与村民的一个载体,对外积极对接销售渠道,对内严格把控产品制作的标准。同时,也积极对接科特派,研发制作红糖茶点,去年实现了村财与村民增收的双增长。” 祝乡蔗韵系列茶点(张少杰 摄) 如何进一步让“甜蜜”提质提价,是祝中村面临的新课题。为此,小湖镇成立红糖专班工作小组,以党建体检为抓手,寻找红糖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我们充分运用了党建体检的成果,发现祝中红糖的产品附加值要进一步提高,就必须取得SC认证(食品生产许可认证)。趁着创建第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契机,我们争取到了100万元的补助款,用于建设祝中红糖风味调制糖厂。”小湖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红糖专班工作小组负责人谢彬说。 在祝中村,以“甘蔗种植、红糖生产、宣传推广、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甜蜜”产业链逐步完善,红糖产业总产值已超400万元。 截至目前,建阳区已差异化打造4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推动“盏蛋糖”等14类特色农产品从“小而散”到“大而优”,加快推动茶、竹、水稻、建盏等主导产业延链建群,产业链累计产值达123.86亿元,辐射带动123个村2523户农户,户均增收超2万元。(张高鹭 庄妍 张少杰 丁健伟 刘剑锋 陈烨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