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建阳新闻网 > 闽北要闻 > 正文
回到首页
一“叶”连古今 山海共此情
2025-04-25 10:16:00  作者: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一“叶”连古今 山海共此情

——福州、南平两地政协委员开展共学共建活动侧记

一片“叶子”,跨越山海。4月16日,福州、南平两地政协委员在武夷山市开展共学共建活动,再续山海情缘。

这份由茶叶连接的“山海情”早在明末清初开始萌动。那时,武夷山的茶叶通过福州的港口远销海外,两地人民因茶结缘。此次共建,正是对历史情谊的又一次深情回望。两地委员聚在一起,共学新知识,共谋新发展,为“山海情”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人工智能与“三茶”统筹怎么结合?带着问题,共建活动从“共学”开始。当天上午,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院长于元隆教授为委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进展与思考》的理论讲座,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委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为接下来实地教学和“共话”活动奠定了基础。午后,两地委员实地探访了万里茶道的起点——下梅村,寻找当年茶叶跨过崇阳溪再经闽江运往福州港的历史足迹。委员们漫步在青石板路上,边走边听,了解下梅村作为万里茶道起点的历史地位,以及茶叶贸易对当地经济、文化带来的深远影响。

在位于下梅村的中国式现代化武夷山市政协委员旅游高质量发展协商中心,南平市政协机关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阙世贤和武夷山市政协常委、万里茶路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光源讲解南平“三茶”统筹发展情况以及下梅村的发展路径,委员们还向茶农、茶企了解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困难、新挑战。之后,大家又前往桃渊茗茶叶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察看企业的高端有机茶厂和茶园,深刻感受新质生产力为武夷山茶产业带来的新变革。

随着实地教学结束,天色渐暗,委员们迫不及待地进入到“共话”环节。经过一天的理论学习和实地走访,他们有了深刻的体会与感想。来到设立在武夷山市瑞泉岩茶博物馆的政协书屋,委员们围坐在古色古香的书桌旁,共读《武夷山山水一壶茶——武夷茶文化知识通览》这本书,一起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我们可以围绕茶的主题做个垂直大模型,让爱茶者通过AI了解武夷山悠久的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福州市政协委员郑升尉首先发言,他建议运用AI技术做一个“茶博士”大数据库,让茶友们可以从中了解鉴茶知识、享受独特的武夷茶旅。民盟南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二级调研员肖冠娇表示认可,她说,AI可以成为传统茶文化的守护者,通过百万级用户数据训练,AI可为年轻群体和国外消费者匹配适宜口感的武夷岩茶,同时运用人工智能收录传统技艺影像,以大数据分析揭示多项濒临失传的古法工艺,让文脉得以传承。

灯光柔和,茶香袅袅,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融洽,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委员们纷纷表示,山海协作、联动发展,是福建的鲜明特色,福州和南平两地有着深厚的山海情谊,应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两地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共同谱写山海协作新篇章。

“此次共建活动,不仅为委员们提供了一个提升履职能力、拓宽视野的宝贵机会,还加深了两地政协之间的联系。”南平市政协委员工作室负责同志表示,接下来,南平市政协将总结此次共建活动经验,不断优化山海协作机制,探索两地委员在更多领域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福州和南平两地的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林梦琳 赵娟)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