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渠书院,在永忠里。宝祐甲子,先生九世孙张德来官邵武,秩满,卜居麻沙,草创建横渠书院以安先生神主。洪武丁卯,知县郭伯泰重建。万历庚辰裁革。乙酉,御史杨公四知奏复 ——明万历《建阳县志·卷二》
横渠书院、西铭书院都是崇祀张载的祠堂,兼有书院功能。今废,在麻沙。 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字子厚,陕西凤翔眉县人,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青年时喜兵法,后谙熟儒家经典,成为理学创始人之一,北宋五子之一,世称横渠先生。 南宋景定五年(1254),张载九世孙张德到邵武任官,期间前往考亭朱子祠拜谒,后来又因捕捉盗贼来到建阳的麻沙,看到麻沙溪山优美,戏作一首《咏雁》诗:“旧时西域隔天涯,今度东阳又一家。春水暖时休西去,东阳岁岁有芦花。”此时,张德有定居麻沙之意。宋末天下纷扰,任职期满,张德没有北归,而是来到麻沙,并在麻沙的溪北创家塾(即横渠书院),自号于湖散人。根据丁显的《横渠书院记》记载,横渠书院规模宏阔,共五十楹,中间为大厅,左边为集义斋,右手为敬本室,大门外矗立两座大牌坊,一曰“扶植纲常”,一曰“缵述道统”。明正德十五年(1520)御史汪珊、提学胡铎檄郡守张文麟重建。嘉靖二十九年(1550),分巡张恕行县例编门子一名看守,郡守谢上箴书“关中文献”四子,知县冯继科重修,状元丁显记。1961年原国家图书馆馆长赵万里先生访问闽北时,还进去参观过。他在《南行日记》(载1962年9月《文物》)中写道: 十二月二十九日,星期五,晴。上午乘车循建溪西行,三十五公里到达麻沙。……又访横渠书院,内有洪武二十二年“宋儒邵国献公张横渠书院记”石刻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