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释文:这些都是时时用到、处处遵行的道理,就像我们身体要穿衣服,嘴巴和肚子要喝水吃饭一样,一天都不能缺失,能不慎重对待吗? 时代价值:为人处世之道 画解:朱子讲学图 《朱子家训》仅317字,由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所撰,可谓一位大学者撰写的小文章。然而,细读有关朱子的讲学实录,如《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其中不少片断,如以上所引用的“朱子曰”,内容与《家训》所说十分接近。由此可知,这篇家训的写作,实际上是朱子取材于他在各地讲学内容的精髓。
朱子曰:圣人之道,见于日用之间,精粗小大,千条万目,未始能同,然其通贯则一。如君之于仁,臣之于忠,父之于慈,子之于孝,朋友之于信,皆不离于此。(《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朱熹《中庸章句》) 日用之间,见得天理流行。(《朱子语类》卷四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