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西林可师二首
身世年来欲两忘,一春随意住僧房。 行逢旧隐低回久,绿树莺啼清昼长。
朱子在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又往建安拜谒李侗先生,并随其返回延平,还是住在西林院惟可法师的僧房里,长达数月。在这段时间里,朱子逐渐进入了理学潜心涵泳的境界,诗歌也写得加倍平和深沉,充满余味和感兴。 这一年多来对理学的学习体会,让我总想着要把自己的身体和这外在的世界一起忘却了。而今得以又在西林院的僧房中得以随意安住,竟长达一个春天。在院子里,我无意间遇见了自己当年留下的一些题壁诗作,这使我想起了过往,想到自己的学问积累尚不足达到“应事洒脱”的境界,便低头徘徊,而正在此时,窗外的黄莺鸟在已经转绿了的树枝上啼鸣,提醒着我们春天到了,白昼当变长了。 这首诗写得略有曲折跌宕——前两句显现出尚属年轻的朱子对学问境界的从容认识,而后两句则转入眼前之景的描述,既回忆过去,又对眼前“黄莺昼啼”的美景充满向往;因此,也有人认定说这首诗“暴露出他(朱子)心底的禅根犹未斩断的感慨心情”。但通篇读来,即使有佛教思想遗留的痕迹,也决不明显。朱子用“绿树莺啼”的当下之景,来回应甚至否定自己的过往回忆,言辞间鼓励当下创新,鼓励投身现实、欣赏美景的生活美学意味倒是颇为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