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杆与李昴英联手集结,迅速调集驻扎汀州周围寺庙的三百多位左翼军,又招募汀州义丁,以武力对抗盗贼。相持五日,战二十余回,暂时守住了汀州城。 晏梦彪捕捉到官府举棋不定的时机,迅速壮大,建宁、泰宁、沙县、将乐境内的盗徒风起云涌。 晏梦彪以潭飞漈为大本营,在莲城立七十二寨,又布置三路军士发展势力:一路东北方向奔南剑州,一路北向邵武,一路西南走赣州。赣州一路为廖十六带领。廖十六部曾两度攻占南丰,并围攻建昌(今南昌);建昌不下,随即引兵南走赣南,占据龙南南部的松梓山,与当地陈三枪率领的一小股势力合流。之后,陈三枪这股势力将演变成很猛很可怕的“陈三枪之乱”! 王居安仰天长叹:“事已焦头烂额,我难道还能求取功业吗?”立即上疏请归。 王居安,这位方岩(今台州温岭)的第一位乡贤,辞官时,已八十岁。他回到了方岩,回首往事,写下一首词《满江红》 八十归来,方岩下、几竿修竹。柴门外,沙铺软路,水流清玉。栽接新来桃与李,安排旧日松和菊。过小桥、作个看山楼,千峰绿。 收笔砚,藏棋局。酒莫饮,经须读。但平平放下,顿超凡俗。独睡已无年少梦,闲吟不唱他家曲。算人生、万事苦无多,相将足。 三年后,王居安逝。 一生功名尘与土。 几乎在宋慈与真德秀相谈于拱极堂的同时,绍定三年(1230年)二月十七日,朝廷任命魏大有——那位弹劾宋慈的仓司——为直宝章阁学士,知赣州,措置招捕盗贼;起复陈韡为直宝章阁知南剑州(福建南平)、福建路兵马钤辖、同共措置招捕盗贼。 正值亲丧的陈韡只能以国事为先了。 宋慈告别真德秀时,真德秀得到了陈韡任命的确切消息,迅速写信向陈韡推荐宋慈。陈韡接到信,记起路经建阳时,刘克庄饯别席上,一位叫宋慈的青年身形端正目光炯炯。他马上驰书建阳,请宋慈迅速赶往南剑州并赴汀州平叛。 朝廷任命状上:魏大有是“措置招捕盗贼”,陈韡是“同共措置招捕盗贼”。 魏大有,这位“平定”赣南三峒之寇的实际获利者,接到任命前,正以抚州提举常平司的身份,在府城南门外的南湖堤岸上建了一个亭阁,并取名湖山堂。南湖曾是南唐元宗的弟弟齐王李景达以大都督的身份开掘的,宽几百亩,主要用于灌溉。魏大有接到“措置招捕盗贼”的任命时,正优游于湖山堂,好不惬意。宋慈曾经预言:此人狠心而固执,一定会召致变乱。不幸言中。负责江西防卫的魏大有还没“措置招捕盗贼”,就被部下朱先杀害。 “同共措置招捕盗贼”的陈韡立刻就不“同共”了,只剩孤身一人。 魏大有一死,江西防卫缺失,赣南的陈三枪集团也跟着壮大——陈三枪之乱要等陈韡回头收拾。 陈韡被加封为提点刑狱,仍知南剑州。他迅速递送檄文至各路左翼军,让左翼军加紧布防;又收拾仅有的三百名残兵游勇,接着招兵买马,云集五千人后编整成忠勇军,并立刻对临时集结的忠勇军进行战前训练。 尽管福建左翼军由陈韡节制,但兵力与战斗力绝对不容乐观。自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来,福建左翼军的主力驻扎泉州的约五千人,戍福州五百人,汀州三百人,建宁府一千一百人,南剑州的北乡寨也有兵力一百人。汀州告急,左翼军兵力减员并缺乏战斗力;泉州的兵力除去水军,还要留一部分兵士防戍阻止山贼入泉州与海盗相结合,能调动的不超过二千人;福州与建宁府等处也有威果营军士,但他们属禁军,又出于本身布防需要,无法调动。 陈韡当年经建阳赴真州上任,是去任淮东提点刑狱一职,他相当了解淮军的战斗力——南宋天下各军,称雄于天下的,只有江东、淮西两军。 陈韡上书朝廷,又驰书淮西制置使曾式中,要求调集淮西士兵五千人入闽平寇。曾式中接到告急,调集三千五百精兵,以王祖忠为主将,以安丰军(安徽寿春)通判李华为监军,再加一位偏将李大声,由水路抵漳州、泉州,在泉州又率领左翼军一千五百人直奔汀州。现在,王祖忠的兵力为五千人。五千人马挥师北上,剑锋指向南剑州。 陈韡的信札急速传送到建阳,宋慈展开陈韡的来信,立刻打点行装,启程赶往南剑州。余樨与国宝他们送别宋慈到濯锦北桥的桥头,宋慈让余樨留步。余樨对孩子说,我再陪你们爹走几步,又继续跟着,直到过了桥,宋慈不让她再送了,她定住脚,宋慈走了不远,回过头,分明看到余樨的眼泪缓缓的滴下来,余樨见他回头,举起手摇了摇叫道:大哥,为我保重。宋慈扭头走进驻节门,眼泪也哗的流了下来。 此时,一位叫刘纯的也在四处奔走。 刘纯,字君锡,建阳麻沙人。刘氏的入闽始祖是刘翱,宋绍兴年间,刘中将先祖刘翱卜居的地方(麻沙渡头溪畔)改建为书院,匾曰“瑞樟书院”。 刘纯的父亲是与朱熹同朝为官的刘崇之,号瑞樟先生,朱熹也在书院讲过学。曾有异人经过书院时留下一句话:这棵樟树的荣枯关系到刘氏的盛衰。绍兴丁酉年,刘梦先在瑞樟书院读书,得到三枚径三寸的樟实。这年,刘梦先领乡荐,宝庆元年,又魁乡荐,越明年,再魁乡荐,当时的郡守陈肟为他特立“联魁坊”。 本来,刘纯已被任命为湖北的推官,赴任途中,他听到盗寇进逼建阳,便掉了头,策马回麻沙,直奔唐石里招募勇士千人。朝廷闻知后,任命他为宣教郎,他的军号是:忠武军。 麻沙的刘纯带忠武军日夜兼程赶往南剑州。 宋慈也正在建宁府往南剑州的路上移动。 淮西的王祖忠率军由漳泉入闽,也移兵取道南剑州。 然而,陈韡等不及了。 那日,正在训练忠勇军的陈韡收到第一封告急信——沙县紫云台被围! 此前,紫云台(今明溪夏阳区紫云台乡)仿佛和它的名字一样,一片平和。一百多年前(1118年)的五月,一位叫罗从彦的学者在此隐居十五年,终日端坐体验天地万物之理,最终,上承龟山(杨时)道南之绪,下启晦翁(朱熹)大成之学,成了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沙县已破,盗贼由小路直奔紫云台,紫云台只剩压阵的黑云。 陈韡率领他的忠勇军急行军前去解围。 闻知陈韡率兵由南剑州扑来,盗贼突然放弃紫云台,回兵向北,两军高桥(沙县)相遇。陈韡的忠勇军初试锋芒,击败寇徒,于是,寇徒转向西北,汇向邵武。 现在,陈韡驻兵高桥,孤独感阵阵袭来,母丧未毕,魏大有被戕,盗寇之气焰越发嚣张,兵力不足,人手缺乏…… 晏梦彪逐渐向邵武推进,各处盗徒四处抢人抢钱抢地盘。 有人又开始放言:此次盗贼无非盐民变乱而起,应当招安而不应当围捕。陈韡是典型的鹰派,他说:“变乱开始之时,盗徒才一百人,一再的招安导致盗徒由百人增加至千人,如今,已上万人,继续招安的话,盗徒将不可胜数。” 确实,福建路西北部已陷于水深火热。 盗徒探知各路兵马即将聚于南剑州的消息后,放弃了进攻南剑州的计划,除驻一部分人马在顺昌抵御南剑州的官兵外,其余回走将乐,攻泰宁。泰宁石辋峒一位叫肖显忠的,听说晏梦彪兵至,也趟入混水,立即加入晏梦彪团队围攻泰宁。 泰宁县不泰宁!县城叶氏二位女子和她们的嫂子三人,不愿在泰宁城沦陷之时也沦陷了她们的身体。三女子将裙角绑在一起投河自尽共赴清白!乱后,邹应博——邹应龙之弟——闻知此事,建了“三洁祠”祭祀她们。 破泰宁后,晏梦彪攻南剑州和攻邵武的两路力量汇集,趋奔邵武,邵武威果营的殿前司裨将胡斌率领数百名官兵奋死抵抗,全军覆没,邵武陷落。 以宁化南乡里的潭飞漈为据点的晏梦彪势力已像放飞到天空的焰火,四下开花。 邵武的一部分盗徒又越过光泽,进入江西,攻陷金溪、宜黄等县。 先前进入赣南的廖十六在松梓山与陈三枪已经做大。陈三枪带领盗徒,攻破龙岩城。知县庄梦诜、县尉钟自强临阵脱逃——后来,庄梦诜与钟自强因为不能效死守土,诏各削二秩。而后,陈三枪直下泉州,攻破长泰、永春、德化,闻知淮军由漳泉入闽,陈三枪回师,退回松梓山,成了无穷的后患! 武平县已被攻陷,知县颜东老和县尉钟茂福被杀。 顺昌告急…… 陈韡驰书王祖忠、刘纯、宋慈,将集结目的地由南剑州改为顺昌。 王祖忠接到陈韡消息,直接率领淮军奔向顺昌。 陈韡的忠勇军、刘纯的忠武军迅速由南剑州向顺昌靠扰。 宋慈也迅速折身前往顺昌。 王祖忠先到,贼众溃退。王祖忠占领顺昌,陈韡、刘纯、宋慈聚集顺昌后,陈韡招集众将议事。 陈韡说:方今形势,不战而屈人之兵已无可能,如以有限的兵力分散四处进行征剿又无胜算,不如挥兵南下,分两路进击宁化、莲城,目标是袭击宁化潭飞漈大本营和招降莲城七十二寨,而后再剑指邵武的晏梦彪。 众人无异议。 宁化,也已陷落,但一个弱女子创造了一个不陷落的奇迹。 女子晏氏,是清流县人,嫁到宁化管下大陂村的曾家,丈夫已去世。盗贼来袭,宁化的县令县佐已将百姓和官位一起扔下自个儿跑了,任由各村、堡、寨陷落,寡妇晏氏坚决保卫家园,不走不逃不受辱。一天,贼人带信来索要妇女和钱财,晏氏召集亲族中的男人前来,说:男人该派上用场了!晏氏打开米仓散尽家资,说,这些粮饷用于防御,如无法取胜,就杀了我,不株连各位。盗贼围攻大陂村,晏氏挑选了一百位男丁为先锋,哪里有攻击哪里就有先锋队的身影。晏氏亲自挝鼓督战,称呼勇于冲锋陷阵的男丁为壮士,以自己的首饰珠宝为赏赐,盗贼愈怒,屡次群集冲击寨子,寨子岌岌可危。晏氏让大家连夜退往黄牛山结寨,全族男丁又趁夜色在黄牛山五个隘口建立五个小寨,盗贼无计可施——他们攻城掠地,却失望于一个小小的大陂村妇。邻乡的百姓也来避难和助阵,渐渐汇成了一股抗击盗贼的大潮。盗贼服软,发布文告晓示劝降: 道路梗塞,汝将焉之?沟渎自经,谁其知矣? 晏氏也不是粗人,自然明白其中意思:天下无道,你将何去何从?就算身死于沟壑,你坚持的忠义又有谁会知道?然而,晏氏不为所动,攻防进入短暂的相持阶段。 陈韡的战略谋划是“分击宁化、莲城”,除了胜算考虑之外,还兼顾缩短战时减少能耗和让淮西军尽早结束战事回前线的考虑。 陈韡兵分两路,一路,以王祖忠为主将,李华为监军,宋慈与李华同议军事,领淮西军和泉州带来的左翼军直捣盗贼宁化潭飞漈大本营。另一路,陈韡为主将,刘纯为监军,李大声与刘纯同议军事,领忠勇军和忠武军直奔莲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