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心 | 李学有:李盏柜建盏双非遗技艺碰撞,创造“新生”
2022-12-28 08:55:02  作者:   来源:李盏柜建盏   责任编辑:



李学有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工艺美术师

创烧,油点牡丹花盏,晶体如牡丹花瓣绽放出沁人心脾的美感,与福州沈绍安漆艺研究院进行双非遗项目合作,在建盏行业内首次将漆艺术运用建盏,促进了双非遗文化融合,多次参加福建省文旅厅主办闽台交流活动,促进两岸非遗文化交流,2019年,作为建盏行业唯一代表,参加中国进出口博览会展览,向海内外嘉宾展示建盏文化。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脉。

中国传统手工艺代代相承,匠人之心承自先辈却又不断延伸丰富,赋予各类手工艺新的含义。


   
大漆建盏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和大漆髹饰技艺均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粹,以天然之物——大漆或泥土作为媒介,经匠心雕琢出大美之器,又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融合、发展,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盏柜建盏延续匠人之艺和大匠之心,与沈绍安漆艺联合探讨、试验、创新出品中国双非遗成就之作——大漆建盏,将多维度的非遗技艺和匠心融于一器之成,为非遗技艺创造“新生”。



   
建盏烧制技艺
   


建盏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为福建省南平市的地方传统技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工序繁杂,一般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最终形成一件建窑建盏。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丝路”建盏系列,由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和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精心制作而成。

首先历经练泥、拉坯、烘焙等数道工艺制作成为建盏,精选制作合格的建盏胚胎后,再经变涂、贴蛋壳、磨显、荫干等数道工艺,一盏方成。


这其中的每一道工艺,都是先辈投入钻研得出的经验。

制作建盏的初道工艺是挑选釉料、胎土,要求釉料、胎土含铁量需达标。

揉泥练泥,去除黏土中的空气和杂质,使泥料致密,湿度均匀,这是对耐心的考验。

手工拉坯环节,则考验师傅对建盏的精准把握和对美的探索。


建盏胚胎出窑后,就到了大漆髹饰的环节。

以从漆树采割的漆液等为原料,或采用变涂工艺,在盏面营造深邃的肌理图案;

或采用蛋壳镶嵌工艺,以乌鸡蛋壳为材料,将完整的蛋壳打碎再排列,让蛋壳重生。

“新丝路”建盏系列,吸取丝绸之路元素,让元素在盏面呈现,赋予建盏新的含义,以“历史”叠加“历史”,以“历史”表现“历史”。


由中国传统工艺制作出的器物,数千年来满足先祖的生活需要,至今仍充盈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甚至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寄托。

这些器物已经不再单纯是物体,而是凝聚了传统手工艺门类中的珍贵技艺,凝聚了难得可贵的匠人之心,凝聚了手艺人对生活的期待,也是如今的我们对历史的回望、对未来的瞭望。


传统建盏烧制工艺与现代陶瓷烧制技术融合创新


李盏柜,为南平市建阳区李学有建盏陶瓷有限公司创立。创始人李学有将传统建盏烧制工艺与现代陶瓷烧制技术完美结合,融入时代美学要素,其作品既保留宋代建盏的古朴气息,同时也彰显了现代审美趋势,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创作了造型古朴、胎体厚重、器型饱满、釉汁肥厚的优秀作品。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