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水木间建盏陶瓷有限公司的工作室看到蔡龙先生,年轻的建盏人、工艺美术师、百花盏创始人。 蔡龙,1977年生,水吉南山人。南山是诗性的地方,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蔡龙也确实和“菊花”有关联。南山村,满山遍野的红土,是制建盏上好的瓷土。房前屋后,遍地都是建盏残片,每走一步都深着千年的历史。完整的匣体,或者匣钵的残体,随目所见,于是,南山村瓦屋面的瓦片竟然是用匣体所压——他处是用砖块压瓦的。蔡龙家的后门,有一座馒头窑。蔡龙小时候,遥远的大宋建盏还没有走进人们的视界,于是,馒头窑中烧出的是实用器白瓷。南山村不远,是后井,那里一座宋代堪称世界之最的百米龙。 蔡龙是麻沙蔡氏一脉。麻沙蔡氏有“五经三注”“四世九儒”之称。蔡家四代人出了九位大儒,注了儒家五部经典的三部;其中蔡元定是朱子的高足,入祀孔庙。蔡龙的表哥、堂哥很多从事烧制建盏。他们烧制的建盏器形、花色,各有所擅,有几位在业界还颇负盛名。 血液中的儒家文化、家族中的匠人精神、家多南山的建盏核心区、房前屋后的千年瓷片——于是,蔡龙烧制建盏就有了得大独厚的优势。 但是,起步依然艰难。 最初,蔡龙在考亭试烧建盏,那是破茧成蝶前的苦苦挣扎和不解努力。几乎每位建盏人都以试烧兔毫为开始,蔡龙也样。而后,开始求变——入窑一色,出窑千变,反反复复的8个月,试烧的器形不花色多达几百种,而后,开始简化——在眼花缭乱的器形与花色中,慢慢地取向某几样器形,某种花色:再之后,开始归只选鉴盏的器形,只烧百花盛开的花色。 八个月的积淀后,出窑那刻,惊艳了客人,他们看到每个如花盛开的建盏,爱不释手,取名——百花盏。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蔡龙的不断尝试,以采撷百花的努力精心制造出单一器形单一花色的建盏。 蔡龙说,“那时,市场上流行的菊花盏就是他的配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的蔡龙一定是要有菊花来配的。就像他注册的公司之名——水木,样是诗的悠长,“宛宛阑干石径斜,悠慜水木湛清华”,“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十年辛苦不寻常,蔡龙专注地将百花盏做到极致,建盏门类中就开出了一朵奇——百花盏派系。 在水木间建盏陶瓷有限公司的工作室,蔡龙随手拿起一个斗笠形的百花盏递给我。他说,斗笠形最适合怒放的鮮花,大气奔放,与沉稳内敛的黑轴搭配,形成种矛盾之美,中和之美。綮龙斗签百花盏的表现力确实不一般,结晶感强,玻化成份适度,直观感好,把玩性强。他将清水注入盏中,波动影摇曳:将红茶的茶汤注入盏中,则有金色菊花浮动、金色牡丹临风之感。如果将斗笠盏一字排开,茶汤注入,茶烟飘起,则有“春风一路百花开”的美艳了! 专注是匠人最令人敬重的精神特质。甚至,专注的蔡龙对气候变化都特别敏感。比如,雨季,潮气重,上釉吸附性差,此时上轴的时间节点,温的温度控制节点就需要匠人极度感与极度专注了。因为专注,所以专业。百花盏的质量每年都在提升,也需要确立与质量相匹配的价格体系。这是否与开拓市场相矛盾?于是,蔡龙建立起一套价格管控体系,根据百花盏的市场需求,每年固定某个时间适当调整价格——他成功了,营业额依然提升。客户从来不会抛弃优秀的产品——或者说作品。 在水木间建盏陶瓷有限公司工作室,我坐着位置的对面,推开着一本荣誉证书,他说是刚拿到的,时间是“2019年4月”,内容是“为表彩您在发展福建陶瓷事业中做出的杰出贡献,特授于”福建陶瓷行业十大杰出人物”“福建省只有10位,了不起。其他的名头也很多”,“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建阳建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建窑建盏十佳工匠”,弦不——列举。至于作品获奖,所见证书,满墙都是,他说,“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金奖”是四年一届的,殊为不易。还有,2016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十大名窑”参展作品金奖、2017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十大名容”参展作品金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2017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国匠杯”优秀参展作品最佳创作奖等等。这是对努力与专注的回报,所谓天道酬勤! 蔡龙的百花盏简洁又不失繁复,厚重又不失飘逸,他以独特的限光在建盏的创新中另辞蹊径,专注建阳本土建盏文化传承培养创新研究与推广,注重水木间建盏品牌文化保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取百花的姿态,精制一种盏:以做到极致的姿态,打造百花盏。水木堂下百花从,正是文化大繁荣的百花争艳时代,蔡龙的百花盏不正是建盏争艳中一朵艳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