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本世纪30年代末期起,省电影放映队不定期来建阳县放映无声电影。 1950年夏,县文化部门在城关屠宰场开设临时电影放映场,放映《夜来香》等片。1951年底,省电影放映大队第五、第六分队来县,在区以上地点巡回放映。1952年春节,建阳人民影剧院正式对外营业,当年放映316场,观众达15万余人次。1954年开始在农村以区设点,照顾老区乡,由小电影放映队第72队、73队负责巡回放映。放映的影片有《白毛女》《翠岗红旗》等。1958年10月,县文化科对电影放映队进行调整,将第72队、73队编为建阳县放映队第一、二队,另新编县放映队第三、第四队。1964年成立女子电影放映队(即第五队)。到1966年5月,全县农村已有7个电影放映队。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按公社设队,主要放映“样板戏”和新闻纪录片。 从1976年起,逐步形成国家、集体、个体多元化的电影放映网。大队(行政村)一级办电影队有黄坑的新历、麻沙的溪头和毛店、将口的东田、徐市的五峰、水吉的陈地。自1983年起,个体户开办的电影放映队有漳墩的苏源和浒洲。1985年起,个体户开办的35毫米电影院有漳墩的杭头、水吉的池中、将口的回潭、莒口的后山。 1988年,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69家,其中35毫米的19家,16毫米的46家,3.75毫米的4家,共放映18845场,观众达928万人次,其中科教片3492场。全县放映人员275人。 进入90年代,由于有线电视大量进入家庭和其他娱乐业的大量兴起,电影放映逐步走向低潮,放映场次、观众人数大为减少,放映人员有一半改行,有一半以上放映场所改放录像片或镭射电影录像以及移作其他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