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著名刻书家——余象斗
2022-12-27 15:00:45  作者:陈莉娜   来源:《建本生香》   责任编辑:

余象斗: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三台山人、三台馆主又有别名余世腾、余象乌、余季岳、余君召、子高父、元素等,是明后期建阳书坊中最负盛名的书坊主、雕版印刷出版家,在历史通俗小说、刻板印刷、小说点评等领域都独领风骚,成为建本刻书史上一座高峰,对后世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

根据清末编修的《书林余氏重修宗谱》记载,余象斗是建阳余氏第三十四世子孙。他的父亲名为余孟和,号双峰,母亲姓刘。余象斗的祖父名为余继安(1492-1562),曾于16世纪上半叶在家乡当地购置大量田地,积累家资,又为方便给子孙讲学和印书藏版建清修寺一所,为一度相对衰落的余氏家族的刻书业复兴打下了基础。

余象斗曾自述,其少年时学习儒家经典,致力于考取功名,曾为邵武县儒学诸生。自幼对堪舆之学很感兴趣。万历十三年(1585)底,余象斗成亲,次年,长子余应甲出生。

万历十六年(1588),他以“三台馆”的堂号刊刻了《万天官四世孙家传平学洞微宝镜》一书。又以余世腾的化名与他人共同刊刻了熊大木的小说《全汉志传》。此为现存余象斗所刻书目中最早的两种。“三台馆”一名,被余象斗一直沿用,作为他书坊的堂号之一,他也因此常自称“三台馆主人”或“三台山人”。同时,他还使用“双峰堂”的名号,这一名号传给了余氏后人,一体沿用至清初。

万历十九年(1591),余象斗正式全身心从事刻书,并开始大量聘请官僚、缙绅、文人学者等参与撰稿、编辑。考诸现存资料,仅万历十九年(1591),余象斗就刊刻了十几种科举应试类书籍,并刊刻一些小说类的“杂书”。同时,他积极与其他地区的刻书业界建立联系,此时,他已经开始对一些金陵版书籍进行重刻了。万历二十年(1592),刊刻了《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即《三国志传》,本书是名著《三国演义》的一个重要版本)。万历二十二年到万历二十三年(1594-1595),刊刻的书籍包括《锓两状元编次皇明要考》和《水浒志传评林》。其中《水浒志传评林》为现存最早的、完整的简本《水浒传》版本,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万历二十六年(1598)至崇祯十年(1637),余象斗编撰并刊刻了大量自撰的公案及历史题材小说:诸如《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简称《廉明公案》,后又有续集《皇明诸司公案》)、《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即《北游记》)、《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即《南游记》)、《古今韵会举要小补》《列国志传》(已知中国最早的一部小说前传),以及吴元泰的《东游记》《刻仰止子参定正传地理统一全书》(此书非余象斗本人刊刻)。崇祯十年(1637),他刻印《五刻理气详辩纂要三台便览通书正宗》一书,这是已知他最晚的一次刻书活动。晚年的余象斗在建阳、邵武当地德高望重,多次受到官府旌奖,曾被赐予“儒官章服”。

在长达数十年的刊刻印刷、编撰出版生涯中,余象斗积累了大量的自创文学作品,他在小说创作、编辑和评点方面做出很大贡献,也对中国通俗文学尤其是章回小说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