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著名刻书家——黄善夫
2022-12-27 15:00:52  作者:《建本生香》   来源:陈莉娜   责任编辑:

黄善夫,名宗仁,字善夫,福建建阳人,生活于宋光宗、宁宗时期,绍熙、庆元间曾组织校刻“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自光宗绍熙五年(1194)春至宁宗庆元二年(1196)夏,持续了两年时间方始完成。黄善夫刻《史记集解索隐正义》130卷,首次把三家注(南朝宋裴驷《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张守节《史记正义》)合刻一书,比蔡梦弼更进一步。目录后有“建安黄善夫刻于家塾之敬室”牌记。此书校勘精细,镌刻优良,传播甚广,成为后世仿刻祖本。黄善夫家塾还刊《后汉书注》120卷、《王状元辑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25卷,均为善刻。

黄善夫刻本的版式,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主要的功绩在于创《史记》三家注合刻的体例,使之成为后世《史记》版本的主要形式,极大地方便了后人对《史记》的阅读、理解研究。

存世所见黄善夫刻本均刻有牌记,有的还有刻书识语,此为判断其版刻年代的重要依据。牌记是宋代刻本书中常见的形式,一般刻在一部书的序末、目录末、卷末等处。牌记有各种形式,如刻成长方形、椭圆形、亚字形、钟形、爵形等,字体有楷体、篆体、隶书等,内容主要标示刻书时间、刻书者姓名或刻书地点,有的还标示版权或为自己的刻书做广告宣传。

由于黄善夫所刻部分书版,后来因某种原因,转归与刘氏家族刘之问(字元起),由刘氏继续印刷发行。现北大藏本《汉书》即是转归刘元起之后的印本,其中删除了黄善夫的刻书识语,而增加了一段刘元起的识语,及“建安刘元起刊于家塾之敬室”牌记,因此被后世误以为是刘元起刻本。黄善夫刻本“三史”,又因牌记中有“家熟”二字,后人多将其归于家刻本之类。然而,从今存传本的风格、文字来看,“三史”规模都在百卷以上,今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黄善夫刻《汉书》100卷共80册,《后汉书》120卷共60册,蔚为大观。黄善夫以一己之力,刻印如此大部头史书,并组织一批编辑校勘人员协同工作,说明他的刻书坊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与经营规模,是南宋建阳地区众多书坊中的佼佼者。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