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建阳新闻网 > 旅游美食 > 建盏鉴赏 > 正文
回到首页
水吉:千年窑火 从泥土到永恒的耀变
2019-10-12 10:51:35  作者: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南平站王林强

建窑遗址

漫步在水吉镇主干道上,随处可见各式古朴风格的建盏门店,里面的建盏作品琳琅满目,有素淡雅致者,有奇异瑰丽者,有古韵隽永者……

每逢周末,水吉镇建盏一条街更是格外热闹,来自五湖四海的建盏爱好者,或走马观花,或凝神研究,或以盏会友,一天结束,大家无不满载而归!

如今,只要一提到水吉镇,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关键词就是建盏。建盏是土与火的艺术,正是因为土,注定了建盏与水吉镇有着解不开的千年情缘。

宋建黑油窑兔毫盏

寻找前世建盏情缘

透过老照片看到建窑遗址上那堆积如山的废弃窑具、建盏瓷片,无一不印证了唐、宋建窑建盏的辉煌。水吉镇作为建盏的发源地,虽然有过与大唐文明相伴的辉煌时刻,但历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变革的风雨,建窑湮没了数百年。1935年,当美国人詹姆士·普拉玛寻找到黑釉茶碗的故乡水吉镇时,美国、欧洲都引起相当大的轰动,但此时我国却战事连连,未激起一丝波澜。

“当时到处都在大战,我们担惊受怕连吃饱穿暖都成问题,哪里还顾得上那一块破瓷片。”水吉镇退休老干部陈平回忆道。

早年龙窑那片山头有很多完整的,甚至底部刻有字的建盏,但由于传承的断层,文化的缺失,没有人知道那些破旧的瓷碗价值连城。相比自己保存建盏,大家更喜欢替外国人找建盏、运建盏,因为那样有“高额的务工费”。只有零星的古玩爱好者把这些无人问津、别人口中的“破瓷片”当作至宝珍藏。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考古工作逐步走上轨道,对建窑的考察由此开始,建窑建盏正式踏上了它的复兴之旅。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工作组在芦花坪窑址堆积中采集到铭刻“绍兴十二年(1142)”的匣钵,对确定建窑的制瓷年代具有实证的意义;1979年,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和建阳瓷厂试制的仿宋陶瓷产品在北京展出,经专家鉴定,与宋代建盏相似;1985年,建窑遗址被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水吉后井发现稀世珍品“珍珠斑”瓷盏;2001年,建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0年的漫长岁月中,建窑建盏的面纱再次悄然掀起。


共探今生 谋求发展


国家强则经济兴,经济兴则文化盛,文化盛则建盏活。

随着70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的聚焦点从温饱问题转向精神食粮。建盏能够重现,象征着中华文化的逐步复兴,肯定了广大建盏人多年的努力。建盏的复兴是水吉之幸。

建窑建盏是历史留给水吉镇的文化名片,建盏文化的继承和复兴离不开广大建盏烧制的手艺人。建盏产业的悄然兴起,不仅让许多本地农民“闭关研究”,专心扑在建盏烧制中,还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外出企业家、青年人返乡烧盏,利用新媒介更好地传播建盏文化。

2014年大学实习时初步认识了建盏,又从亲戚口中了解到建盏产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大学毕业后就回到水吉镇从事做建盏。起初只是替别人卖建盏,2015年开始自己烧制建盏,过程十分艰难,一窑生一窑死,中途几度想放弃。” 90后建窑工匠翁书杰感慨道,“真是要感谢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加上自己不断努力,终于能在建盏市场上站稳脚跟。”

为了给当地建盏技艺传承人和建盏企业搭建起交流、展示和销售建盏的平台,水吉镇扶持建立建盏文化交流街区建设,连续三年每户贴补3000元租金,目前已入驻商家106家。

20115月,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建盏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年,水吉镇成功举办龙窑开窑直播仪式和建盏文化、建盏产品推荐活动,并依托独特的建盏文化参加“2016中国最美村镇”评选,荣获“中国最美村镇·传承奖”。2017年,水吉镇成功举办水吉首届建盏文化交流会,培育圩日建盏集市,高标准打造建盏展示、交流、宣传、销售的平台。同时,建盏系列产品还入选了2017“福建好礼”百佳旅游商品名单,成为厦门金砖会议国礼。

“我在线上开了网店,客人可以不用到店里,直接通过网络购买我的建盏,非常方便。”建盏一条街商户叶礼旺欢喜地说道。

现今,随着烧盏人的年轻化,建盏企业陆续告别传统、单一的线下交易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网店、抖音、直播等网络新形式与客商交流互动,线上销售、线下体验,更好地传播建盏文化,开启“互联网+建盏”的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水吉镇境内登记注册的建盏企业、个体户由2014年的37家增至目前建盏个体户1213家,企业突破53家,从事建盏产业人员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

这标志着建盏产业越来越大,水吉人民越来越富。

龙窑开窑现场(丁晓雄摄)

“盏”望未来 前景可期

“若想烧出建盏这样独特的析晶黑釉瓷碗,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原材料,也就是高含铁量的黏土,而这一点,只有水吉镇能够满足。”建阳建盏协会水吉组长、本土专家徐子明老师介绍道,“水吉镇当地所产的红棕色粘土含铁量高达7%10%,即便是几十公里开外的武夷山遇林亭胎土含铁量都比建窑低不少。”

但是,随着建盏市场的不断升温,受经济利益驱使,少部分人开始无节制地取土烧盏,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建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最大难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盏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以生态银行建设为契机,把资源掌控在国有企业手里,既做好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又有利于原产地产品溯源和行业管理。”水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宝珠说。水吉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推进“生态银行”建设,对辖区内的高岭土、红色粘土等建盏矿土资源,进行勘探普查和源头管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实现建盏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推动“大建盏与大文化”融合联动发展。

建窑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群众基础和新生力量的支持。20195月,建盏特色课程作为地方特色课程正式纳入水吉中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开展,提升建盏从业者的技能水平,为建盏文化培养最基本的手工业者,从事拉坯、塑形、创造、推广等各方面的人才,从孩子的兴趣着手,扩大建盏文化影响力,为建窑建盏培养后备力量。

下一步,水吉镇将继续投资15.3亿元,打造以现代特色农业、建盏产业、旅游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生态环境优美、综合承载能力较强的建盏小镇,逐步升级打造20余家具有文化和旅游功能的建盏庄园,串联打造建盏文化旅游带,包括一座游客服务中心、建盏商贸街区、从玉瑶大桥到池中10公里的生态绿廊、池中大师建盏园、建窑遗址公园等,促使建盏小镇初具规模。

70年来,建盏依托水吉土壤而生,水吉人民依托建盏产业而富。水吉与建盏,相辅相成,共创建盏小镇新辉煌!(刘宇 张舒锦)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