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建阳新闻网 > 旅游美食 > 朱熹文化 > 正文
回到首页
朱子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影响
2018-12-03 10:24:47  作者: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一、 朱子思想的历史定位

(一)蔡尚思: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是已故的蔡尚思先生一副著名的题词。蔡尚思先生是复旦大学的老教授,他写这副词的时候80多岁。题词中的泰山指的是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就在泰山周边著书立说。武夷自然指武夷山,朱熹从十几岁开始,就居住在武夷山下,长期在闽北地区活动。孔子和朱子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应该说是最突出的。宋代以后有一句话叫做家孔孟而户程朱,也就是说家家户户没有不知道孔孟程朱的。但是对朱熹做这么高的评价,把他跟孔子并列并提,这应该说还是少有的。所以蔡尚思先生的这种评价也证明,朱子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确实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果从3000年来的中国文化史的发展来看,应该说蔡尚思先生的评价是有一定理由的。

(二)黄宗羲: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

孔子是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集大成之人。孔子以后又经过了1500多年,就出现了宋代的朱熹,那么朱熹把孔子以来的1500多年的历史又进行了总结,这个总结包含了继承和发展。孔子总结的是上古时代的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它的前期发展做了总结,另一方面也通过他思想文化上的阐发,塑造了中华文化后来发展的气质,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灵。应该说后续各个时代的儒家学者,都是在传承发展孔子的这些思想。

到了宋代,历史上最全面地继承了孔子思想的就是朱子。朱子所面临的文化使命和任务有着新的变化,不仅是传承发展孔子的思想,儒家的思想,在这个时代,因为经过了魏、晋、隋、唐时期的佛教、道教的繁盛发展,对儒家文化来讲,面临着一个新的任务,就是中国文化怎么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怎么批判地吸收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营养,使儒学发展为新时代?经过宋代的努力,孔子以后的儒学在宋代经历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形成了宋代的道学。再后来经过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发展为宋明理学体系。这个体系历经宋、元、明、清几代的发展,它的主流就是朱子理学。所以后世对于朱熹,对朱子理学有这么高的评价,是有其依据的。

在明清时期,有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名叫黄宗羲。他写的《宋元学案》梳理总结了宋元时代的儒家学术思想,其中用了“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来概括朱子的学术体系。广大,讲的是它规模宏大;尽精微,是讲它内容的深刻;综罗百代,正是说朱子学术体系对中华文明史、文化史做了高度的总结,并且实现了综合创新。

(三)千年文化巨人

因为朱熹对中国历史文化做了全面的综合和创新,所以他就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位名人。2000年全世界进入21世纪的时候,国外有很多的新闻媒体和文化团体就提出来,要列举在过去的1000年里世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人物,其中就提到朱子。他们认为,朱子是过去1000年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少有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的文化代表人物,甚至可以说是文化巨人。国外的文化和新闻媒体做的结论,是对朱子和他的文化贡献一个合理的定位。

(四)海外影响

朱子死后,朱子的学术思想不仅传播在我们中国历代后世,而且也远播海外。中国在亚洲的版图之内,东面有日本、韩国、朝鲜,南面有泰国、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底部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