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建阳新闻网 > 旅游美食 > 建盏鉴赏 > 正文
回到首页
建窑建盏的今生(之六) “建盏”柴烧传承人——许家有
2018-06-27 15:57:31  作者:   来源:今日建阳   责任编辑:王江江

何谓“柴烧”?柴烧即指在龙窑里,用木柴作燃料,烧成瓷器。本世纪以来,聪明的现代人烧制瓷器,大都采用“电烧”或“气烧”新法。此种新烧法即在小炉内安装电炉丝,关窑后通上电或点燃液化气既可。此种新法,一是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二是容易控制炉内温度,以达到提高成品率目的。现今大约九成以上制盏人都选用此法。

虽然,作为千年前古人烧制建盏的建窑古窑已经成为遗迹,但沿用古人在龙窑里柴烧建盏的老法至今犹存。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家有、熊忠贵等烧窑人迄今就是“柴烧”老法的传人。

初夏的一天,笔者来到许家有的作坊。许家友出生水吉南山。一家三代从事烧窑营生。南山紧挨着后井。迄今大量的含铁量极高的建盏瓷土、釉矿均来自附近。同时,该地也富含制白瓷用的高岭土。从曾祖父始,先辈就在此利用缓坡建起数条龙窑。龙窑用土和陶砖砌成直焰式筒形穹状隧道,用柴草、松枝烧制陶瓷,一般窑长约30---70米,高1.6---2米,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主要烧制白瓷碗、菠、罐等生活用品。县属池中瓷厂开办后,其父许献球成了瓷厂最早的烧窑工。没读几年书的许家有整天跟随父亲学装窑、砌窑、出窑。许家有十五、六岁已能独当一面。

正如黑瓷建盏经历了火焰高温的浴火新生,许家有迎来了创业路上的凤凰涅槃。2013年,芦花坪建盏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集研发古建窑建盏制作工艺及生产建盏工艺品为一体,选用水吉后井建窑原地陶土,按古代制艺流程烧制,主要产品为仿宋黑瓷“兔毫盏”“油滴盏”“鹧鸪斑”等系列工艺品。他们在建盏产业行业中大展身手,又先后研制出了蓝兔毫、蛇皮纹油滴、黄鹧鸪、孔雀兰油滴、茶末釉、灰背釉、柿红釉等各类釉色建盏产品,研制出了大小盏杯、薰炉、梅瓶、酒盅、系列茶具等器形产品。他们的陶瓷作品在全国各大展赛中频频获奖,摘金夺银,真正成为龙窑的传承人。

有了第一条龙窑之后不久,位于水吉七里排附近,又有一条三十多米长的龙窑应运而生。此窑已有近半个世纪的窑龄。整个窑场呈现出浓郁的建盏文化氛围。窑场占地面积近八亩,是如今建阳吉玉坊陶业有限公司的注册所在地。吉玉坊的主人名叫熊忠贵,出生于薪火数代的陶作世家,也是和这个窑场一起成长的老艺人,作为古法龙窑柴烧建盏的代表性人物。

“吉玉坊老龙窑”是一家沿用宋代建窑古法工艺烧制建盏的老窑场,采用当地特有泥料和矿釉,全手工制作。秉承建窑建盏之传统文化,是吉玉坊始终的宗旨,为此,窑场配备了标准的陶瓷体验区,宽敞的展示厅和建盏文化交流室。一路走来,是因为得到当地政府关心和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吉玉坊将以“建盏传统文化产业园”的形式,向外界释放建窑建盏的风雅魅力,让更多的建盏爱好者牵手建窑建盏传统文化。今年5月初,老龙窑烧制的一件金兔毫被厦门博物馆收藏。(李加林)

底部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