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天,宋慈已是家喻户晓的“神探”。这得益于中央电视台于2005年推出的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 在剧中,宋慈每每在侦破扑朔迷离、神秘诡谲的奇案时,都能凭借着独特的现场检验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最终揭开谜底,使真相皎然于天下,颇有“神探”柯南道尔和福尔摩斯神功与魅力。 随着该剧的热播,一个雪冤禁暴、扶正安良的“大宋提刑官”形象也深深地烙在观众的脑海中。然而,观众所认知的宋慈实际上是一个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与历史上的宋慈相距甚远。 由于宋慈的事迹行为只见载于《宋经略墓志铭》与《宋史翼·循吏传》,以致后人对宋慈的了解很难详细而全面。而《洗冤集录》在总结前人断案经验时,又删去具体案例的情节,只是提炼那些带有规律性的检验方法与技术。关于宋慈具体处理过哪些刑案,除了墓志铭中所提及的治理闽赣 “盐子”(私盐贩)剽掠以及在广东八月内处理大辟罪(死刑)二百多件以外,文献中没有更多的线索。这就使得后人只能从“良吏”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宋慈。同时,这种具体史事和案例的缺失,也为后人用艺术手段去重塑宋慈形象(即“戏说”)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大宋提刑官》为将宋慈塑造成一位“古代法医学先驱”或“刑侦专家”的形象,对其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和在州县的文才武功略而不谈,而将“悬疑”和“推理”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剧情发展常峰回路转,悬念迭出。这样的艺术处理虽然增强了吸引力,却拉大了与历史真实之间的距离。 以剧中宋慈的身世家庭为例,宋慈的妻子是吏部尚书薛庭松的女儿,但这个“吏部尚书薛庭松”,在《宋史》中不见记载。而据《宋经略墓志铭》记载:“娶余氏,继连氏。”宋慈一生经历两次婚姻,先娶余氏,余氏死后又续娶连氏。可见宋慈联姻权贵而不与之同流合污,只是编剧为凸显他骨鲠正直而虚拟的情节。 又如,剧中宋慈没有子女,而《宋经略墓志铭》记载,宋慈有五个子女:长子宋国宝与次子宋国子都考中举人;三子宋秉孙考取了进士;长女宋学美,嫁给登仕郎梁新德;次女宋济美,嫁给将仕郎吴子勤。而且,宋慈还有三个孙子:宋宪、宋焘、宋湘,官衔都是将仕郎。 再如,剧中宋慈最后将《洗冤集录》在父亲坟头烧了,幸亏英姑已偷抄一本,此书才得以流传下来。可据《洗冤集录·序》记载,宋淳佑七年(公元1247年),时任湖南提刑充大使行府参议官的宋慈在湖南宪治(地方最高司法机构)刻印《洗冤集录》,以供湖南境内检验官吏参考。 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历史上的宋慈是怎样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