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意盎然,万物竞发。建阳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打造“田中有景、景中有田”的农旅融合示范带,实现农田增质与乡村旅游“双向奔赴”,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3月7日,记者在位于建阳区麻沙镇黄墩湾村和长坪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看到,项目已进入扫尾阶段,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叶爱贵:“我们这个项目是按照省上的‘五化’建设要求,机械化、灌排化、生态化、田园化,还有一个数字化,现在进行项目的一个扫尾工作。” 耕地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命根子,事关粮食安全大局。高标准农田建设包含田块整治、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土壤改良等,零散“巴掌田”变身连片“高产田”,原本“亚健康”的耕地也重新焕发新生机,今年起,大型收割机、插秧机可直达田头,农机作业效率有望大幅提高。 农户章秀明:“我种了二十多亩地,以前和现在区别很大,以前更小丘现在更大丘一点,路啊什么的都更方便,对我们做事情更省工一点。” 依托“五化”标准打造的长坪村省级示范片,跳出了单一生产功能,创新植入“生态+旅游”基因,添加设计了栈道、荷花池、水榭、净化池等基础设施,让农作物产能提档升级的同时,也让农田变身为“可耕可游”的生态田园。 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叶爱贵:“我们的亮点工程有栈道、荷花池、水榭,还有一些净化池,建成了以后呢,我们村民也好,老百姓、游客也好,可以通过栈道走到我们的田园,感受我们的田园美。” 接下来,建阳区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深化科技应用,不断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叶爱贵:“2025年,我们建阳区正在努力地申报5万亩的超长期高标准国债项目,目前设计初稿已经出来了,正在积极申报当中。”(张高鹭 蔡沁妍) |